|
战略转型与差异化竞争抢占医改先机
11月26日下午,柏青医药营销From EMKT.com.cn机构主办的“医改冲击与制药企业战略突围营销峰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五湖四海的50几家制药企业、100多位嘉宾到会。会议聚焦医改,评析政策走向及影响,分享经验和观点,多方面深层次探讨制药企业出路。柏青董事长陈奇锐先生还特别携新书《突围·核心力营销》到会,举行首发仪式。与会嘉宾反响热烈,纷纷踊跃购买。 演讲嘉宾聚焦新医改及药企突围路径进行探讨,信息丰富、陈词慷慨。下面摘录嘉宾们的精彩言论,以飨读者。 【演讲嘉宾】:于明德 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 【演讲关键词】:“新”: 新政策 新机遇 新任务 【精彩言论】: 从78年改革开放到《意见稿》的出台,医改进程就像“扭秧歌”,看不到明显进展。这次《意见稿》,虽有不足,仍有不少亮点,集中表现在:全民医保、13亿人全覆盖;“四个分开”;鼓励多元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等等。医改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制药企业的策略选择、产业走向。我建议各位制药企业的老总们参与进来,多提宝贵意见,使医改更合理化、完善化。 医药市场扩容基本已成定局。从目前情况看,医改将给制药企业带来很大利好,大大有利于我们医药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国制剂走向欧、美、日的条件也已经基本具备,此外,目前内外资本青睐药业形势良好,外包与转移生产也将进一步扩大。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民币升值、环保新政策的出台、出口退税下调、竞争对手“反倾销” 等,导致产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利好、利空都可预见。企业在普药市场扩容后,关键是制定清晰的营销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在我看来,制药企业目前当务之急是完成三项新任务: 一、增长转型——由单纯追求生产率增长转为生产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 二、技术升级—由完全仿制走向仿创结合与自主创新,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并越来越多地拥有原创技术与产品。 三、产品升级—由简单低附加值初级加工中间体、原料药出口为主,转向更多的向欧、美、日出口高附加值的原料与制剂。 【演讲嘉宾】:陈奇锐 柏青医药营销机构董事长 【演讲关键词】:“突围” : 低成本、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精彩言论】: 新农合、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两网”等医改新政终将出台,中国制药业迎来有利的市场契机。然而,药品定点生产,统一定价,药品生产监督力度的加大,行业内部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严峻考验迎面而来。 预计医药业发展,将有四大走向,即产业结构变化、市场总量不确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医药业营销模式应势转型。 新形势下,制药企业如何制定营销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柏青通过服务与观察,总结了一些营销模式和突围战略,供大家借鉴参考: 第一、总成本领先。 一旦定点生产,药品尤其是普药,必须严格控制成本才有竞争力。有良好的生产成本控制体系,用较低成本生产出优质产品是核心因素;然后拥有较大规模、建立良好品牌;当然,良好的政府关系不可或缺。 第二、差异化战略 针对医院中高端用药,制药企业更应注重研发。有强大研发系统、有独家中药品种或系列产品、有特色、品种齐全的半普药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利更多。 第三、聚焦战略。 成本与差异化有效组合,优势聚焦,可能是大部分企业的抉择。未来如果采取省区招标,可能导致割据,定点生产的厂家,应聚焦少数品种、少数区域。而在医院市场,大而全的产品结构很难做到全覆盖,必须进行筛选,将重点聚焦于大产品、聚焦于少数科室。 至于OTC企业,则可以通过获取媒体采购优势分摊渠道成本、调整产品类 、扩大产品群等方式构建自己的规模优势。 近几年,一些本土企业已经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本土市场初步形成以杨子江、恒瑞等为代表的医院营销型公司。不过这样的优势内资企业全国不超过50家,且大多尚未形成强大的研发体系、医院队伍也不强。一旦形势异变,抗风险能力恐怕不足,再加上业外资本进入和地方政府角力。看来,新医改的确立对大多数药企可能并非好消息。 制药企业必须珍惜机会、把握现在,并顺势而为,积极转型。从基础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和战术着手,把营销管理抓上去,力争在少数产品或渠道上尽快获得突破。如果冬天马上到来,就必须先做好过冬的准备。 制药业竞争已经进入核心竞争力时代。当下制药企业应把竞争优势建设作为战略突围的唯一选择,只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