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型转内销企业需跑过“严冬” 人民币升值、原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就像三把绞索紧紧地勒在民营食品企业的脖子上,而且越勒越紧,让创造“中国制造”神话的民营食品企业们越来越喘不过气来。长三角、珠三角的民营食品企业依靠出口市场的庞大在过去二十年靠办工厂、招工人、做出口积累了大量财富,看起来是多么的“轻松”!然而,看似很勤奋的民营企业其实是最偷懒的,一直躺在床上挣钱和数钱。中国出口型的民营食品企业二十年来从来没有考虑过“卖”的问题,因为“卖”的问题由老外去费心,只管生产,舒服的一手交货一手收钱。 当中国民营食品制造企业忙于出口时,跨国企业却在中国市场争分夺秒的抢建渠道、打品牌,而当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受阻后回头猛然发现,国内市场已被占领,结果外面出不去,里面进不来,市场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对于大多数缺乏战略眼光的民营食品企业来说,“冬天来了”,而且可能是漫长的冬天。 七大策略助跑企业渡过严冬 “赢在制造,输在营销From EMKT.com.cn”,是中国民营出口型食品企业的根本问题。营销这块短板不补,很可能被冻死在冬天。时间的紧迫性让出口转内销企业必须“跑起来”,不是“走起来”,必须以高出行业3-5倍的速度发展,才有可能捱过寒冬。采取何种营销战略才能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呢?大抵有以下七种战略路径供出口转内销企业选择。 策略一:成熟市场的差异化创新 企业不管采取哪种营销战略,最好的战略是基于企业原有生产优势,进入企业所熟悉的行业。如果企业所在的行业是成熟的行业,大多数为外资企业所垄断,但市场机会往往潜伏在里面。比如,成熟的行业大多市场稳定,外资企业的价格基本透明,渠道各环节的利润摊薄,即渠道的驱动力较弱,这往往给国内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 策略二:传统市场的现代化激活 外资品牌代表的是西方现代化文明,他们熟悉的是西方现代化产品,而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是他们所陌生的,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的最大市场机会。 中国的品牌一定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消费者的传统认识是企业运作品牌的最大免费战略资源。而且往往能够直接与西方成熟产品相对接,借力打力做品牌。 策略三:未成熟市场的快速掠夺 跨国企业一般都看不上规模总量只有100个亿左右的市场,即使进入也是延伸性进入,不是他们的战略重心,这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竞争机会。 出口型民营食品企业应该好好调研一下所在行业的国内市场,是否已经存在垄断性品牌,如果没有,那要快速进入,用最快的办法掠夺市场;如果存在垄断性品牌,那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寻找市场的战略机遇。比如一线市场被垄断,二三线市场是否存在机会;如果高端市场被垄断,低端市场是否存在高性价比产品的运作机会;如果市场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有无产品创新颠覆市场的机会。 策略四:城镇市场的广泛分销 今天的中国城镇市场不同往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消费观念日新月异,品牌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城镇市场往往是外资品牌的真空地带,给国内企业提供了战略机会。 中国城镇市场消费潜力巨大,而且有着不同于大城市的消费文化,企业在深入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城镇消费文化的产品,必将能获得他们的青睐,再编织广泛的分销网络,展开产品的广泛分销,不仅能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而且能产生可观的销售规模。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市场一直是低价伪劣产品的分销地,没有获得企业的足够重视,所以一直没有诞生优秀的城镇消费品牌。 策略五:农业产业化的政策营销 农业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关注点,更是全球的热点。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问题是品牌化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农业的唯一出路,国家在这点上大力支持国内民营企业的进入。 如东北大豆,是非转基因有机大豆,是难得的上等大豆资源,不仅涉及到东北广大农民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大豆产业的安全,国家给予巨大的关注和支持。出口转内销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多年来积累的资金优势,挺进农业产业化行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和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品牌之路。 如北京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顺鑫农业,充分发挥果蔬种植优势,创建牵手果蔬汁品牌;发挥内蒙高粱种植优势,创建宁城老窖白酒品牌、牛栏山二锅头品牌;充分发挥养猪产业链优势,创建鹏程肉食品牌。 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上得政府支持,中得消费者青睐,下得农民拥护,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不失为国内民营企业的优先战略选择。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