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新营销 > 新视野 > 因特模式 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

因特模式 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十期, 2000-06-28, 作者: 许素琨, 访问人数: 1932


  当国内一些网络公司在为获得国外风险投资而津津乐道之时,当他们准备几年后等企业做大再到海外上市之时,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却在美国华尔街捷足先登了。

  1998年12月,一只上市代码为IMOT的中国概念网络科技股,率先在美国那斯达克(NASDAQ)二板市场OTC上市。公司英文名为Intermost,中文叫“因特模式”,而它的背景其实是一家在深圳注册的私人企业,名叫中贸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贸网),成立于1998年7月,投资资本不足百万元人民币,现有员工尚不足50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因特模式”都只是一家小公司。

  “因特模式”最初招股时每股不足1美元,上市时总股本980万股,其中流通股400多万股,当天收盘价3美元,只成交了几千股。可是没过多久,它在股市上开始变得有声有色了,日成交量最多的一天达200多万股,股价已上涨到5.5美元。特别是今年3月8日,随着比尔.盖茨到深圳闪电般的6小时造访,使得美国投资者的注意力和钞票一下子格外关注起这只总部设在深圳的中国网络股,其股价一路高开高走,竟一举突破10美元大关,几乎是一夜之间,股票市值达到上亿美元,公司资本骤然增值了上千倍,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而作为“中贸网”总经理兼“因特模式”总裁的梁舜钧,也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亿万富翁。

  

“概念上市”:一种新的模式

  “因特模式”采用是“概念上市”方式,即上市时公司的资产和利润指标均为“零”,它只是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提供一种商业运作模式,被认可后就可以上市,这种上市模式即使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也不多见。梁舜钧总裁说,“因特模式”完全是以一种“概念”的形式上市的。我们没有多少资产,业务也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一个“概念”——拿出一个商业计划,说明我们要在中国做互联网生意,要如何如何做,然后拿给别人看,问他们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 便请买我们的股票。

  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任何一个有价值、有创意的投资设想或计划都有可能通过资本市场的运营得以实现。在美国华尔街上市的“因特模式”公司,它的业务实际都是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梁舜钧在组建公司之前,就确定了公司的运作模式,即通过在那斯达克上市来募集资金,实现公司的商业运作。1998年10月,那斯达克管理层告之“因特模式”:通过审查,可以上市。1998年12月20日,“因特模式”股票在那斯达克正式挂牌。从开始准备到成功上市,梁舜钧仅用了9个月时间,比他的预计提前了6个月。

  一个“概念”公司如何才能成功上市,“因特模式”的经验可资借鉴。既然“因特模式”是一个“概念”公司,资产和利润几乎都没有,就应主要依靠一个商业运作模式,让国外的投资都感觉到这个模式是个比较成熟可行的东西,而且通过这种模式将来是可以赚到钱的。这个商业运作模式务必注意不要太大、太宽,应尽量将模式描绘得专业一些、集中一些,否则很难说服投资者。用梁舜钧的话来说:公司的核心业务定位于电子商务,第一步是针对海外市场,把中贸网网站(WWW.China.com)建成一个“商机撮合”的站点,让客户、会员从中贸网得到商机,真正做成生意。也就是说,“因特模式”通过信息来撮合贸易,最终实现网上的直接贸易。实际上,“因特模式”在选择商业运作模式时,梁舜钧研究了国外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包括目前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百货商场模式(代表网站Stor.com)、Amazon模式、E-Hay模式,他还参考了菲律宾的亚洲资源公司等模式。然后他将这些模式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因特模式”自己的商业运作模式。

  上市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公司的管理,特别是管理层人员的背景相当重要。中贸网公司一共有5名董事,其中两名参与公司的实际运作,其他三人不参与公司运作。由这5个人组成的管理层相当强大:总裁梁舜钧曾留学美国,精通网络工程和管理;副总裁林本坚是做技术出身的;董事陈世强现为香港资深大律师;董事李伟豪目前任职管理顾问公司;董事杨旺坚精通财务。管理层(董事会)有这种不凡的背景,投资者会感到有一种比较可靠的保障,会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因而愿意购买其股票,尽管公司上市时没有什么资产和利润,而只是一个商业“概念”。

  “因特模式”能够成功上市,同梁舜钧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原籍山东,毕业于原北京石油学院,1984年获教育部奖学金赴美留学,获得斯坦福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10多年。1998年l月,梁舜钧先是在美国注册了“因特模式”公司,然后力邀林本坚等4人于1998年7月在深圳成立中贸网公司,为“因特模式”打下了根基。可以说,梁舜钧对美国证券市场相关的制度与程序了如指掌,对多种上市模式做了精深的专门研究,才最终选择了“概念上市”的这种模式。

  另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要尽可能简单,这样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因特模式”上市采用子公司的模式,总公司(中贸网)的股东有5个,但是上市子公司的股东只有一个——总公司,这样就可以使股权结构变得简单,公司操作起来也简单易行。

  

具体操作:需要实实在在

  操作一个公众公司,管理必须规范和透明。上市前,“因特模式”公司的审计是通过国际著名的安达信集团来做的;上市后,公司每个季度都要向股民有个明确交代,并将进行ISO9000的认证。据梁舜钧介绍,美国华尔街的惯例是看低不看高,如果华尔街对你的股票期望值比较低,只要你能够达到,那么你的股票就会被看好;反之,华尔街对你的股票期望值很高,但你却没有达到预期收益,那么股价就会下跌。“因特膜式”从一开始就非常低调,奉行“实话实说”之道,它对股民的承诺是:“因特模式”在很长的时间内将赚不到钱。梁舜钧解释说这里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购买“因特模式”的股票可能卖不出去,.就是说可能会分文不值;第二,购买“因特模式”的股票可能长期没有回报;第三,还可能有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对“因特模式”造成影响。总之,实话说明风险,以免日后担上欺骗股民的责任。

  在那斯达克二板市场,对上市公司虽然没有资金的限制,但是要求股东数目不得少于400人,也就是说在股票上市之前,就必须找到至少400个人来买你的股票。在寻找股东方面,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有着严格的规定,即不准使用任何有倾向性的宣传来说服或诱导股民买这种未上市的股票,否则被视为舞弊行为,将受到指控。在“因特模式”寻找股东的广告上,只写了这样一段话:“这里有‘因特模式’未上市的股票”——完全是中性的语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形象设计和推广。“因特模式”在美国雇请了两家公关公司来进行公关活动,每个星期公关公司都将关于“因特模式”股票的各种分析,发送给华尔街的各个经纪人,让他们了解中国的网络企业。当初梁舜钧就有一句颇为精彩之语,令精明的美国投资者也不无心动,这句准广告用语便是:“假如中国的网络条件达到1990年美国的水平,你能不赚钱吗?”

  

融资有道:易于风险投资

  当前国内IT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恐怕要数风险投资了,它对缺少资金的这些企业来说,确实充满了诱惑,但至今获得风险投资的国内企业依然屈指可数。“因特模式”的成功上市,无疑给那些难于融资的IT企业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因为“因特模式”是一种较风险投资更易取得成功的融资之道。

  在美国,高新企业融资一般都是通过风险投资模式,为什么“因特模式”当初不采用这种模式呢?梁舜钧认为,首先要想获得风险投资并不容易。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平均每年收到l000多份投资申请方案,经过反复推敲,他们只在其中筛选出五六个,中选率都在l%以下。可以说,在硅谷任何一幢写字楼里都有几十家风险企业,那些风险投资家每天都能听到几十个风险“故事”,凭什么你的“故事”就那么好听,让人信以为真呢?其次,风险投资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承诺”与“兑现”之间有较长的一段距离。风险投资企业一般要经过两至三轮的阶梯融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因为商业计划没能实现,或许因为找不到下一轮投资者,都有可能造成“断气”。风险投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资本没有“出口”,投资者找不到退路。“因特模式”在最初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这点,决定一步到位,给投资者一个便捷的“出口”。公司上市后有了“出口”,虽然回报没有风险投资那么高,但是风险降低了很多,很多投资基金向我们投资时就比较放心。现在有不少投资公司来找我们,说:“你如果有好的项目,我们想给你投资。”原来是我们追着人家,现在变成了人家追我们。

  同引入风险资金相比,“因特模式”的上市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打通了资本通道。如果公司需要资金,就可以通过配股和发行新股来募集,也可以通过私人配售来寻找资金,这种多渠道获取资金的方式比风险资金要容易得多,也有利得多。所以,对于新兴高科技企业来说,风险投资并非唯一途径,企业一旦与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接轨后,在资金上就可以得到长期的支持。

  当然,“因特模式”的概念上市也难免有缺点,比如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每一个项目都首先要公布,没有什么商业秘密可言,这对成长中的公司来说,常常是致命的。除此以外,像“因特模式”的这种上市方式,由于最初的上市价格很低,因此公司的损失比较大。

  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初期都比较容易获利,做互联网生意占领先机自然也非常重要,在美国网络股票连续几年一直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国内网络公司谁能抢先在美国上市,谁就最可能成为“首富”呢?梁舜钧认为这实在是一个误区。有些人认为国内企业在国外上市很“热门”,其实不然。中国企业的股票在国外上市后的总体表现并不是太好,有些跌得很厉害,让许多投资者吃了不小的苦头,赔了不少的钱。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概念”股票对美国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别人并不会因为是“中国概念”而给予特别的关注。所以、那些想到美国上市的国内网络公司应该现实一些,不要期望过高而热过了头。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2-23 05: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