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位”不是中国营销的“救命稻草”! 笔者写《“定位”不能代表一切!》不是要批判谁、也不是要挑战权威,只是最近笔者发现很多从事咨询、策划和广告公司打着“定位”理论到处宣扬,举出很多案例来说明“定位”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拿王老吉的成功来说明其“致命”的重要性(到底是不是“定位”制胜,后面再谈)。笔者发表的看法仅仅是想说明:“定位”不是中国营销From EMKT.com.cn的“救命稻草”! 在《“定位”不能代表一切!》的文章里,笔者只是简单的列举了他们提到的七个所谓“误区”中的三个,余下的“误区”还有四个,其中“品牌延伸”、“标杆赶超法”不想在在这里赘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那么还有两个问题,笔者确实也不敢苟同:一个是“规模误区”问题;另外一个是“产业融合误区”问题。 “规模误区”与“定位”的问题 看了“规模误区”以后,似乎变成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你可以说是“定位”成就了“规模”,也可以说是“规模”成就了“定位”。海尔凭借“强大的公关力量”拿到“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是不是“规模”的胜利呢?为什么其他小厂家拿不到呢?“规模”不是坏事。 争论已经没有意义了。笔者想说的是:“规模”在竞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规模”并不代表没有竞争力,一盘散沙;规模是优质资产的有形象征,有规模为什么会变坏?中国自古至今都是“大国”,幸好是“大国”,如果是“小国”怎么能如此“震撼”苏醒呢?从这点上来说,如果没有“规模”,就算能够快速复兴?又能怎么样••••••按照“规模”无用的说法,古巴、越南早就应该是短小精悍的“强者”了,但却不是。因为“小”的原因,受到的制约太多,没有影响力,成不了气候。 产业融合问题 如果仅仅站在理论上说融合也是趋势,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按照“定位”来说,最终的结果是要不断细分,建立独特的“定位”――进行圈地,但最后没有“地”了,大家都在绝望中绞尽脑汁,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产业融合,不敢说一定发生在家电上,但在手机上已经在不断融合了;在电脑上也在不断融合,为什么你们就看不到呢?笔者记得,10年前,很多人都说手机就是用来打、接电话或发发信息,至于上网、拍照、听歌不是核心的功能,这些功能是附加的,基本没有用的。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手机拍照、听歌已经完全可以取代普通家用相机和MP3。这难道还不是融合? 本来,“定位”要说的是观念和策略问题,但他们列举了很多失败的案例来佐证,那我只能说说成功的案例了。 文中提到娃哈哈的“失误”问题,其实,哇哈哈在中国已经是很成功的企业了,至少比达能更了解中国市场,更懂得品牌经营。至于说到开发某个产品,现在在市场上已经不见了等等。那是市场在变化,产品也要围绕消费需求变化,并不是每个产品都像可口可乐一样卖一百年。当然,可口可乐的产品包装、宣传策略也是在不断创新、变化的。 王老吉是他们作为重头戏来宣传的案例了。王老吉确实是中国营销史上的“奇迹”,可以说是“定位”使它成功了,但笔者觉得,还有更为重要的两点:一是王老吉找到了一个与消费者沟通的关键点:下火;二是进行了“最大化”的营销,特别是后者。这个跟当年恒基伟业的商务通的策略是一样的,可惜的是,商务通此类的PDA产品更新、变化太快,造成了恒基伟业的功亏一篑。 “定位”理论被确定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从这个层面上说,定位是“伟大”的。但如果把一个实践总结的理论“极端化”,“神奇化”,那么这种“伟大”是很危险的。就像一个落水者,抓住一根稻草,可稻草毕竟救不了落水者,相反,可能是致命的。这当然只是一个比方而已。 确实,“定位”是“闹”得太厉害,翻来覆去、吵来吵去,大有“非定位”即死亡的架势。但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吵的最厉害的未必是最适合的,或者说不一定是有那么有效的。 先谈思维,当然未尝不可。但不要掉进去出不来了,论语云:“思而不学则殆”,还是有所警示的。唯心还是唯物?在这里还是唯物吧,“物”是一切的起点,离开了“物”,就不存在“心”了。所以我们不能离开“需求”来谈“心智”。 从现在的“大众营销”来看,离开了需求以及需求管理,还谈什么营销呢?难道精准的“定位”是凭空出世的,是“空空然”塑造出来的?所以说,从营销以及营销管理来看,顾客需求才是本质,才是原点,离开了这个基础,再怎么深入大脑,改变心智也是徒劳的。 【案例】 一家公司,成天有人在喊网速太慢,网页都打不开,怀疑有人在大量下载非工作内容的文件和视频。气氛很僵,搞的整个公司乌烟瘴气的,大家也心情郁闷。如果单从制度上来说,很好解决,网管监督到位,查一下就能解决问题了。但得到的实际的情况是:大家在正常工作,有时候需要下载、收发文件(不排除个别人下载非工作内容的东西),也可能带宽资源不够,这是事实;第二:天天在喊网速慢的人电脑有问题,打不开网页,或打开很慢,根本与下载无关或没有多少人在下载。 如果网速慢,从大家在下载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法是先入为主的(因为以前出现过,现在就一定是下载造成的),也对工作不利;而此时的问题,恰恰的“基础”的问题――产品出了问题,天天在喊网速慢的人的电脑有问题。到底是观念重要、先入为主重要,还是基础――产品重要,不言自明。 “定位”理论和观念笔者并不否定,它是营销战略中的一部分。但为什么一定要用“定位”来否定或取代USP和品牌形象理论或贬低菲利浦•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呢?为什么一种理论的诞生就一定是取代另一种呢?况且“定位”并不是营销的全部,或者说“定位”不能代表一切,因为它不是万能的。中国企业并不缺战略,看看企业装订精美的放在文件柜的战略规划就知道了。这些放在柜子里的战略还好,如果真出现一个“救命稻草”式的战略,可能麻烦更大。 纵观中国的历史规律,笔者所害怕的是:在中国营销界、企业界,如果“矫枉过正”、过度“宣传”一种东西,会带来误导,更会危害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定位”不是中国营销的“救命稻草”!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b]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