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观点 > 营销精神与体育精神

营销精神与体育精神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06-05, 作者: 包·恩和巴图, 访问人数: 6140


  在不少企业,人们谈论营销From EMKT.com.cn的时候,总是愿意用体育比赛、体育明星以及体育精神来比喻发展,比喻竞争。

  尤其,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以后,我们的“老板们”更愿意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来要求营销部门,要求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我们的不少企业也做出了很多“更好”的举动,诸如:更好的品质、更好的功能、更好的包装、更好的服务、更低的价格、更多的促销、更大的优惠等等。

  这一切,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很完美,也似乎让企业受到了启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进步。

  然而,笔者认为,恰恰这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严重误导了营销者,严重影响了企业营销活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营销的本质。

  笔者不否定体育精神带给我们的“积极”、“向上”和“健康”的体验,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确保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但是,对营销而言,体育精神很难给企业赢得真正的胜利,也很难成就一个真正的强势品牌。

  为什么这么说?分析其原因之前,我们先看几个例子吧!看看“更好”的策略对这些品牌是否带来了胜利。  

  飞利浦手机的“更好”策略  

  人类迎接新世纪的时候,也是手机这个品类最活跃时候。尤其,到2003、2004年左右,手机市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时,诺基亚、摩托罗拉为代表的各大国际品牌纷纷来到中国,试图在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后来,事态的发展更加火热,原本做家电、电脑、微型电子,甚至做电梯、汽车的品牌都往手机市场进攻,展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在这些试图“后来居上”的品牌中,当然少不了飞利浦。

  不过,遗憾的是,飞利浦进入手机市场的时候,没有把诉求的重心放在手机的款式设计和功能提升上,而放在电池的使用效率上,开发出所谓的“超长待机手机”(代表型号为9@9k),号称这款手机的待机时间比其它品牌手机更长。

  这是典型的“更好”策略,因为,当时一般手机的待机时间都不超过10-20天,在频繁通话的前提下会更短。所以,他们“超长待机60天”的概念看上去显然超出了竞争对手。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手机的款式和功能不是最重要的,超长待机才是最实用的。因为,出门在外,却又无法充电的情况下,这种手机依然对生意有帮助。

  然而,问题是:商务人士是这么考虑问题的吗?“更长的待机”真的能够征服他们吗?

  时至今日,手机市场的现状及事实清晰的告诉我们,飞利浦的想法只是一相情愿,在“超长待机”这个策略上,他们的预期显然是落空的。

  后来,飞利浦也许意识到自己策略的缺陷,也许更加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善长做手机,在2007年,把自己的手机业务卖给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并正式宣告退出全球手机市场。  

  清扬洗发水的“更好”策略  

  当初联合利华“清扬”洗发水上市的时候,笔者就写过一篇博文,“观望清扬”,对他们的策略表示担忧。当时也碰巧,遇到一个从宝洁出来的一位高级经理人,我问他“你怎么看清扬的策略”,那位经理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清扬在战略上绝对是成功的”。

  时至今日,已经有2年过去了。那么,现在看“清扬”会怎么样呢?答案,其实不言而喻。“清扬”还是“清扬”,“海飞丝”还是“海飞丝”,去屑洗发水市场的格局并没有按照联合利华的豪言壮语而改变。

  当初“清扬”进入洗发水市场的时候,也是采用了典型的“更好”策略,诉求“更好的去屑功能”。而且,没有聚焦特定人群,采用“全面出击”的策略,开发女士、男士两种不同的洗发水,达到14个SKU,试图在“去屑”这个功能上击败“海飞丝”,一举夺冠。

  然而,这一策略一旦实施,就遭遇“海飞丝”的强烈截击,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斗。“海飞丝”不仅推出升级产品、更换包装,还在消费者沟通上站在“清扬”的对立面,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告诉消费者:海飞丝没有撒谎,海飞丝仍然是去屑洗发水的代名词。

  在“海飞丝”强烈的防御战面前,“清扬”的推广显然力不从心,“更好的去屑”不但没能动摇“海飞丝”的品牌地位,还浪费了数亿元的推广费用,让他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金典牛奶的“更好”策略  

  2005年9月,蒙牛推出一种高端奶,叫“特仑苏”,在中国乳品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纯牛奶“价格战”也由此而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特仑苏”的诉求是:蛋白含量3.3、来自中国乳业核心区和林格尔。记得,当时一箱(12包)“特仑苏”的价格是52.00元。

  看到“特仑苏”销量逐渐上升,受到更多消费者欢迎的时候,伊利难以保持沉默,跟着推出了他们的高端奶“金典”,试图打击“特仑苏”。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推出“金典”的时候,同样采用了“更好”策略,对“金典”纯牛奶赋予了这样的定位:更高的蛋白、更低的价格。于是,“金典”的蛋白含量达到了3.5,而零售价却一箱(12包)仅卖到48.00元。

  可惜,事实再一次证明,这一策略并没有给伊利“金典”带来可喜的销售成果,迄今为止,高端纯牛奶仍然被“特仑苏”占据绝大份额(据有关数据显示,仍然占到65%左右),即便遭遇“OMP”风波,这一格局并没有改变。

  不过,伊利人并没有那么笨,他们一旦意识到这一策略的无效,很快就推出了“营养舒化”奶,异军突起,引领了“低乳糖奶”这个新的品类,成为另一个“乳业神话”。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剖析草原狼的营销精神——读姜戎的《狼图腾》 (2005-04-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建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