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零售业与国外的差距及其改善措施 中国零售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市场化程度最高和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目前,中国国内零售业正处于导入发展阶段,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2001年中国零售业销售额占GDP 的比重仅为 3.92%, 而早在 1995 年美国零售业销售额已达 23000 亿美元 , 占其GDP的32% 。与国际上巨大商业集团相比,中国国内零售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 中国零售业的差距表现 1、 眼界不宽仅关注国内同行 一位国内知名零售业企业家在一次大型商业会议上曾经指出“中国零售业的情况基本上停留在地方商家各霸一方的‘战国’年代。我们把经营目光全盯到了争夺所谓‘高经济地域’的地理位置上,一家店铺开业很快就会四、五家店铺跟着扎根”。而这一经营策略,必然造成零售业店面扎堆集中,区域辐射性不高,为百姓购物带来很大不便,进而也影响了零售业的利润和发展。 2、 效率低利润薄 据中国国内某商业调查公司2005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零售业在与国外跨国零售企业平均毛利率与纯利之比上相差较大。中国零售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在17%左右,平均纯利水平不到2%;而国外大型跨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虽一般都在10%左右,但纯利却达到3-4%。由于欧美等零售业引用了提高效率的“配销中心”的概念,从而保证了购货、补货、打包、送货等辅助销售工作及时有序地进行。尽管国外零售企业人工成本较高,但高效率的运作模式不仅弥补了人工成本的不足。 3、 连锁程度化不高 目前,在全国241个地级城市中,已有近50%的地级城市完成了初级销售及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但据2004年调查显示,中国大中城市人均商业营业面积为0.6至0.8平方米,商业网点的连锁化程度不到5%,而发达国家人均商业营业面积则达1平方米以上,商业网点连锁化程度达20%以上,高程度的连锁化经营,是欧美等国家零售业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4、 负债率居高不下 据2005年连锁经营报告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零售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2.29%。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对外进出口贸易的日益增长,负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一种经营方式。负债经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业者的创利能力要相当强。由于中国零售业创利能力较低,因此,倒闭者屡见不鲜。在1992年7月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20家零售业企业中,上海数量最多。但是好景不长,上海第五百货公司、第七百货公司、第八百货公司等一批老百货的垮台,都是因为当时盲目轻信了“高负债经营”的流行理论,结果被债务拖垮。可以说,如何理性地对待负债经营,是中国零售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5、 竞销方式简单 目前,中国零售业无论是以形式载体发布广告宣传,其最根本的竞销方式就是降价。同时,众多中国国内零售业主更有一个所谓的竞销法宝——价格跟进战术,即通过某种调研手段,记录下同行商家的某种甚至全部销售商品的标签价格,然后再根据企业自身承受力,制定出所售商品相应标价,达到竞销目的。 有的经营者为了达到竞销目的,想方设法降低进货成本,无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把“价廉”作为进货标准,由于缺乏对商品质量的掌控,任由假货劣货肆意泛滥,上演了一幕幕震惊全国的“有毒奶粉”、“有毒面粉”、“问题大米”、“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