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iphone与联通,赢利模式的创新

iphone与联通,赢利模式的创新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10-28, 作者: 黄垂志, 访问人数: 2743


  中国联通与苹果公司的合作留给我们诸多疑问和悬念:终端营销From EMKT.com.cn为何如此重要?iphone为什么会在竞争激烈的手机终端市场中脱颖而出?苹果公司为什么会放弃移动市场的主导运营商中国移动而改与中国联通合作?iphone盈利模式在中国能否延续北美市场的辉煌?  

  1、终端营销: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双赢选择

  对大部分电信运营商来讲,手机营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其最初的形式是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一定的终端补贴,意在通过降低通信服务的进入门槛,最大限度争取潜在用户。随着终端厂商竞争的加剧以及移动普及率的提高,无论是对终端厂商还是对电信运营商,手机营销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价值。对终端厂商而言,手机定制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将销售压力转移到运营商,自己可以专注于手机研发与创新等核心业务;而运营商虽然在表面上承担了手机的销售风险,但是凭借其所掌握的用户数据和详细资料,完全可以通过精确的用户行为分析和市场预测将潜在风险化解为高利润。除了市场风险向信息完备者转移以外,采用手机定制的模式还能放大运营商的品牌效应,充分利用运营商渠道资源,从而加强产业链各主体的协同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终端对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手机终端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终端种类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目标市场更加细分,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不仅仅能满足消费者基本的通话需求,更已成为集商务、生活、娱乐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身的互联网终端。正是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巨大潜在价值,苹果、google、微软等企业纷纷进入到互联网手机终端的生产和研发领域,并企图凭借其核心竞争优势向产业链的高价值环节渗透,并最终改变手机终端制造行业的盈利模式。对这些新兴终端厂商而言,手机营销不仅意味着新的市场机会,而且还是一种产业链延伸与扩张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运营商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电信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用户数量逐渐饱和,传统业务的增长空间日益减少。手机营销的出现,无疑为运营商争夺和保留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运营商不仅可以通过终端定制来满足细分市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终端使用情况的跟踪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为客户价值挖掘和精耕细作奠定良好基础。  

  2、乱局者:iphone的成功与盈利模式创新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终端市场中,本没有苹果的身影,但是苹果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革命性的手机应用创新以及设计比技术更为重要的制造理念,在3G版iphone上市仅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iphone强大的产品号召力和革命性的应用体验构成了其独有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创造了销量上的成功,而且还使App store成为了充分挖掘终端潜在价值的重要平台。

  除以App store为中心构造的产业生态体系之外,苹果公司也将其价值挖掘的思路沿用到与运营商的合作当中。在收益分配方面,苹果公司不仅要求运营商提供高额的终端补贴,还要求对iphone用户的套餐收入进行分成;在内容业务方面,苹果公司要求iphone应用程序的下载只能通过itunes获取,内容业务的排他性改变了以往运营商发展的合作模式,削弱了运营商对内容业务的主导权,将运营商的作用管道化;在终端掌控方面,iphone的激活不仅需要运营商的SIM卡,而且还需要在itunes上进行注册才能完成,与传统模式相比,这一模式弱化了运营商对用户的掌控关系,而突出了itunes对用户的管理;此外,在传统的手机营销模式中,运营商往往采取深度定制的方式来与手机厂商合作,品牌和渠道方面往往体现的是运营商的意志,而苹果公司不仅拒绝深度定制,坚持原有模式,而且品牌体现和营销渠道方面,都明确而强烈地体现出苹果的主导性,不仅管道化了运营商的作用,而且管道化了运营商的品牌。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iphone 什么时候会降价 (2011-11-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iPhone和Android,谁将成为赢家? (2011-04-15, 《新营销》2011年第4期,作者:者Brian Cruikshank)
*苹果iPhone 4求贤若渴演非诚勿扰 (2010-08-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蔡荣光)
*联想落井下石 中国市场iphone难抵乐phone (2010-05-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曾高飞)
*中国移动 “iPhone禁销令”有点“Dirty!” (2009-11-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端木清言)
*联通3G押宝Iphone,胜算几何 (2009-09-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瞿定实)
*苹果iPhone,或将从“东边”开始溃烂? (2009-05-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乾波)
*iphone水货横行背后 (2008-04-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达霖)
*苹果iPhone降价的战略图谋 (2007-12-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倪海清)
*iPhone频遭质疑 苹果的危机公关策略套装(安全篇) (2007-08-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未然)
*iPhone频遭质疑 苹果危机公关策略套装(电池篇) (2007-08-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未然)
*苹果“iphone”遭遇出世第一击? (2007-08-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志起)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