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风云
最近在给一家挂锁企业——“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做策划咨询。了解了挂锁行业的困惑,同时发现也存在众多的认知误区。 对于普通消费者,挂锁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在70年代后的记忆中还算印象深刻,而80年代后已经非常淡薄了,至于90年代后,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概念了。 梅花能走到今天?能从当时众多挂锁企业中异军突起?其实这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梅花第一代创始人国营锁厂技术工人出身的郑隆喜先生(以下简称老郑总)凭借一技之长,在90年代初,从小型家庭作坊开始做起,渐渐做得有声有色。“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主要从事挂锁的开发生产,以外贸OEM为主,国内市场处于从属地位,在长江以南,梅花挂锁鹤立鸡群,独占鳌头。 经济大势 梅花锁业刚起步的那个年代,正处于中国的经济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阶段,而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制造业才刚刚起步,在生活基础需要方面,社会还是求大于供。只要一个人有勇气,有一定的头脑,当时创业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市场大势 90年代初期,中国的市场才刚刚起步,社会上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原本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是特别难销,竞争不太激烈,因此,也很少有人去对市场上的现有产品进行改良,很少有企业去研究市场和消费者,很少有企业会花心思让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上同类产品区隔开来。 梅花锁业抓住了契机。在梅花刚办厂的时候,市场上的挂锁只有30毫米一种规格,老郑总凭借技术员的老底子,开发生产25毫米规格的挂锁,这一简单的“变种”让梅花掘到了第一桶金。 那些年,市面上所有锁厂生产的锁要么配两把钥匙,要么配四把钥匙,市场上为什么没有配备三把钥匙的锁。老郑总生意识到:这是个市场空缺。于是果断向市场投放配有三把钥匙的挂锁,果然,销路非常好,四川人尤其喜欢。在那个年代,一个微小的细节上的改进都可能带给你丰厚的利润。 区域产业大势 梅花锁业所在地浦江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专业的挂锁产业链、大规模产业聚集地,挂锁制造的高度分工,也给梅花带来了益处。 另外,浦江毗邻义乌,义乌小商品城的发展,成了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这为梅花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后来做外贸都带来了很大便利。 中国民营企业解读: 中国民营企业,很多都是在那个时代抓住了机遇,借助这三“势”,借助社会的“大势”起来的。能否看清整个形势,能否立足行业看产业,能否立足市场看产业,能否立足社会看市场,抓住“大势”,顺势而起,是影响中国民营企业的最初起步和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点。 内销保“质” 梅花锁业能走到今天,和其一贯的“品质坚持”是分不开的。 而且这可能和老郑总的技术出身有些关系,人相对比较踏实,他始终坚持产品质量。即便是同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偷工减料,铜匙改薄、锁体改薄、锁梁改细、锁芯改铜为锌合金、半铜半铁甚至铁芯,压低价格之时,但对于挂锁质量影响较大的锁芯方面一直坚持用铜芯。 外销学“质” 从2001年开始,梅花开始做外贸,在此期间,梅花借外贸代工之便,向外贸同行和国外企业学了很多款式设计的东西,并借代工之力提高了质量。梅花为此还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就款式而言,梅花现有的款式应该是同行中最丰富的。 中国民营企业解读: 中国一些现在做得非常不错的民营企业,可能在随后的行业竞争中质量也存在缩水的现象,但在一些关系质量根本的方面还是一直在苦苦坚持(就像梅花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用铜芯),这中坚持也为他们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梅花现在的消费者80%左右都是一直使用梅花的老顾客),这让他们渐渐做强做大。不像其他很多为了减低成本不择手段的企业风光一时,然后迅速衰败,昙花一现。 中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起初是非常善于学习和模仿的,但在大量的模仿之后,能否真正积淀下来自己的东西,能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技术、设计、管理等核心,这是后来大量中国民营企业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