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撤消“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评定 当甲流(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肆意横行,世界弥漫在灰暗之中挥之不去之际,中国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11•21”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又倏然而至,就像幽灵一样,凶猛无匹地向国人扑来。 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528人,其中420人获救生还,截至最后,事故确认107人遇难。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09年2月22日凌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矿发生的特大事故,最终造成74人遇难。 在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的同时,矿难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这两起事故最终都被认定为是责任事故。事故中的龙煤集团和焦煤集团均分别属于黑龙江省和山西省煤矿龙头企业,都被认定为驰名企业,成为中国品牌煤矿之一。 然而偏偏就是这些连续多年死亡率为零的驰名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它或许是在提示着什么。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过多地将煤矿安全的防范重点放在那些非法、违规、没有牌证的小煤矿上面,而对技术或条件较好的国有大企煤矿的监管不够?是否是中国知名企业、驰名品牌就可以“免检”而不顾其安全隐患? 事故已经过去,但留下了很多感慨,发人深省。当我们在感慨生命的脆弱和大自然的无情之时,另一方面更加感叹驰名企业的责任意识之何在?事故在于人为,如果能够加强相关监管,何来众多生命的顿然消失。 煤矿产业瓦斯爆炸事件层出不穷,另一产业也是一波三折,这就是奶业。08年“三鹿奶粉事件”促使我们反思很多现象,而驰名商标就是其一。 “三鹿商标”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而是其产品是经过“1100道检测”“2000万妈妈选择”的国家免检产品。1999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2007年被商务部评为最具有市场竞争力品牌。2008年无数婴儿的生命健康撕掉了“三鹿”的画皮—“驰名商标”、“免检产品”、“名牌商标”等。2008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撤消三鹿公司的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的称号,9月20日该局公告称其“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 由此事件引发全国22家奶制品企业被曝光,一些驰名商标也榜上有名,这也引发了消费者对驰名商标的质疑:发生了这样的质量问题,还有资格成为国家驰名商标吗? 在回到目前的市场上,很多企业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传媒推介,都会打上驰名商标的广告。而据统计,目前全国有驰名商标1300余件,但事实怎样?调查显示有的不仅不“驰名”,甚至成为“害名”。这里面鱼龙混杂,有多少驰名商标具有真正的价值? 一、驰名商标的命运 首批“中国驰名商标”在1991年9月20日产生,包括茅台、青岛、中华、五粮液等。这其中有一些依然驰名,但更多的商标早已“大江东去”了。近几年,针对驰名商标的争议不断出现。包含三鹿在内的众多事件令驰名商标蒙羞,尔后有关学者直接提出驰名商标评论制度应当撤销。 其实客观来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化还不算完善的国度里,驰名商标的认定,对企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一来增加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加大侵权打假的力度;二来在投资、信贷等领域,也能享受更多的优惠和支持;三,能增加品牌的含金量,升值企业的无形资产,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正因为驰名商标有着如此之高的“含金量”,使得企业无不削减脑袋以求挤进驰名商标行列。 然而事实上,某些国家机关认定“驰名商标”“名牌产品”,有滥用公共权利的公信力之嫌疑,认定一个驰名商标,就需要对该商标标示的服务和商品承担担保责任,当服务和商品质量名不副实时,驰名商标的认定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作为“驰名商标”、“免检产品”成为众人唾弃的商品,当公众认为自己受到欺骗时,从法律的角度,有权利要求这些称号的认定者承担相应的承担责任。倘若存在问题的驰名商标企业日渐增多却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那么驰名商标也就难免踏上“免检产品”被叫停取消之末路了。 二、驰名商标的潜规则 为什么众多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而畅通无阻?“驰名商标”、“免检产品”究竟意味着什么?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凡获取了免检证书的产品在免检有效期内,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流通领域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也就是说,只要取得了这个证书,无论其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各地质检工商部门均没有权利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因此可以说,获取“驰名商标”、“免检产品”证书就如同产品披上了黄马褂,一般人是动不得的。 诚然,“驰名商标”、“免检产品”推出之初确实解决了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也愈来愈远离其设置当初的本意。一方面,企业认识到“驰名商标”、“免检产品”这一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千方百计想挤进其名录,手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出于利益一致性的要求,也不遗余力为企业大开绿灯,只要关系勾兑得融洽,免检的层层审批也变成了摆设。 而质检总局,出于扶持和引导的需要,也会特事特办。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就针对灾区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不仅放宽申请免检产品的企业入围条件,同时也在治标上对灾区倾斜,一些根本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也被地方推荐进入名单。 从中,中国人对“驰名商标”的信任可窥见一斑。然而纵观世界,“可口可乐”没有被美国官方认定为驰名商标,但这并不妨碍其驰骋世界;“索尼”没有被评为“日本名牌”,却也不妨碍其名扬天下……反观我们,“中国名牌”遍地,“驰名商标”漫天,很多商标一夜“驰名”,很多“名牌”闻所未闻,堪称一道诡异的商业风景,并逐渐成为坊间笑谈。 那又是什么造成了目前“驰名商标”的困境和尴尬呢?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