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2009年与《中国产经新闻》所说的部分车事 编者按:温故而知新,知新而践行,肩行业责任,励专业修为! 2009年注定是中国车市的“改革年”,中国车市注定要在不断思考中前进,从金融危机到汽车下乡再到以旧换新,从海外并购到汽车反倾销再到新能源开发再到节能减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等,一件件、一桩桩历历在目,我专心关注了、倾心思考了、认真回复了、前瞻指导了,于是就有了这2009年部分车事的回放,当然更多的车事及车市可以搜索本人的专栏文章以及找本《中国汽车商战》——中国车商成长录看看,肯定获益匪浅。 一、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汽车产业链运营能力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业陷入了低谷,这次金融风暴可能造成美国汽车产业的变局,这会给我国的汽车产业带来哪些影响?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冲击肯定是有的,但影响不会太大。”汽车产业研究资深人士丁树雄告诉本报记者。 丁树雄:一分为二来看,此次金融海啸,通用作为金融危机的关联体在本土影响非常大。其实,美系车早在几年前就已被日系车赶超了,只是美国人不愿意承认。美国一直用经济壁垒作为屏障,如今金融海啸一来,这种情形就暴露无遗。 丁树雄:“毋庸置疑,它们产品的倾销地肯定也不是受金融海啸震荡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可能是欧美国家和地区。而中国由于汽车市场消费并没有饱和,加上政府又表露出积极干预金融危机,欲将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意向,故中国仍就是世界各大汽车商倾销的主要地。” 目前看来金融风暴还没有对中国车市造成大的冲击。但是不是会在以后逐渐显现出来?对此,丁树雄谈道,“其实已经显现出来了,只是没有大面积向纵深层面爆发。这是因为股市的低迷,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金融风暴全面爆发,那么这就很能考验汽车产业链的运营能力。美国通用——上海通用——其他通用,宗主国一裁员,整个系统必然裁员,厂家日子不好过,车商必定难过,资金链一断,又出现新一轮的车商关转并停。其他品牌汽车系统也如此,只要无钱资助车商渡过难关,就会丢卒保帅。本报记者在前两期关于汽车金融的报道中就回应了这个课题。车市的“金九不金”,车市下滑证明了中国目前的运营体系不足以抵抗这个考验,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在所难免。冬天即将来临,大家现在正处于储备资源过冬的阶段。 丁树雄:“这次不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也不是消费者持币待购造成的,而是整个金融气候造成的。”金融气候固然对车市影响大,环保的舆论导向也不容忽视。北京奥运后,错误的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汽车的增长。老百姓将汽车列入环保的治理对象,讳莫如深。这也影响了中国车市。 二、“跨文化管理”考验中国车企 记者(郑芋): 今年我国车企海外并购的步伐加快,吉利、北汽、腾中都已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决心,然而这一桩桩并购案的初步协议的签订是不是能够证明我国车企获得了“出海”的成功?将要面对的问题会有哪些? 丁树雄:“初步协议”只意味着我们已进入“侯选行列”,即将拿到“入场券”或出海的“船票”,取得入场或出海的资格并不意味就可以“坐享其成”,而宣告更多、更大的考验即将来临,让急于表现或自我证明的企业接受一连串的挑战,它们必须面对并购后随之而来的诸如政府公关及财税政策优惠、资产债权债务的清算整合优化、系统资源的融合平衡、企业管理运营机制的磨合或重新创建(包括流程再造或改造)、企业员工的调整及变动、企业文化的融合、研发生产销售的衔接等等系列问题。 记者(郑芋): 从企业技术、文化、品牌角度来分析,企业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购融合? 丁树雄:并购通常分为横向的、纵向的和混合的三类。横向并购是指销售类似的产品或服务且相互之间直接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如通用汽车与福特之间的兼并就是横向并购的假设例子。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的不同阶段、不同链条的企业联合为一家企业,如吉利汽车收购某家研发汽车发动机企业的假设例子。混合并购是指生产销售不相联系的产品的企业的联合,如生产汽车的公司收购国际酒店连锁企业。而目前通常的并购是前两类。 企业首先要明确并购的目的,是为了缩短技术差距、直接享用专利成果?还是为了抢占市场将“竞争对手”转化成“自己人”?还是为了“攀亲”迅速提升知名度等等,但无论如何在“资源杆杠运用的竞技场”上?必须掌握资源“融合与平衡”的技能,通过融合不同形式的资源(包括技术、文化、品牌、团队、市场等)来扩大优化每种资源的价值,管理层在杠杆运用资源时转换了资源形式。融合资源的能力涉及几种技术:技术一体化(即并购与被并购企业之间进行“技术的接力”)、业务功能一体化及新产品构想、跨文化管理(要综合考虑各国的法律—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等因素)、品牌的融合(必须统筹兼顾到品牌之间的共荣共生)。一般说来,企业技术融合比较容易达成,品牌的层级错位衔接糅合也可以轻松规划,而难度系数最大的就是“跨文化的管理”,需要各并购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与做法。总之,在融合时必须考虑到企业系统内部共赢与多赢的格局。 三、汽车反倾销专题 记者:您知道这次欧盟关于我国轮毂反倾销的诉讼事件吧,我想问一下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在我国企业的身上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针对这样的事件我们总显得有些被动,在此类事件发生前是否能够有一些预防机制呢? 丁树雄:主要是惧怕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特别是汽车零部件的异军突起,从而抑制中国汽车工业“由零到整”的前进步伐。 记者:对于此类事件的应急措施我们是否做的到位? 丁树雄:实话说,根本无法彻底避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残酷的跨国竞争、全球贸易,不完全竞争的态势,暴露了贸易壁垒和本国保护主义的“陋习”,本次轮毂反倾销就是由欧盟六家企业发难的,这也是中国加入WTO后所要频频遭遇的“见面礼”,如果要预防就是要精研关贸总协定各项条款以及国际贸易法、反倾销法,做到未雨绸缪,不给发难方有可乘之机。 目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先后在诸如打火机等小商品、彩电等方面遭遇了“反倾销”诉讼,如今又在轮毂汽车配件上遭遇起诉,说不定日后在整车销售上还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回顾一下,只要我方沉着应对、快速反应,场场“官司”都是能打赢的。但前提是,必须知己知彼,收集发难方及我方确凿的证据,并参照关贸总协定以及及国际贸易法、反倾销法的条款逐一反驳,并尽可能取得更广泛的国际同行的支持。还有一点最为关键就是立场要坚定,并抱有彻底打嬴官司的信心!讲求有理、有利、有据! 再有,就是要做好两手准备,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转移,这就提醒中国的企业,不要疯狂独占某区域的市场,在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还要居安思危,培训新兴市场,否则容易招来诉讼。况且,诉讼期间不能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这就要求企业时时留意所经营区域的政府及行业的情报信息,从而制定防御策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