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2009:中国汽车产业的“危”与“机” 在过去的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新闻不断,先是《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之后接着接二连三的收购重组,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眼球,让人眼花缭乱又匪夷所思。 透过纷繁复杂的品牌事件,我们能感受到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这说明危机与机遇并存,有问题肯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汽车零件核心领域遭洋品牌垄断 6月3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汽车蓝皮书》显示,在几乎已被外资垄断的核心零部件技术领域,国内企业均难实现较大突破,产业发展堪忧。 目前内资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在全行业中的比例不到1%,大中型企业也不足15%,且内资零部件企业90%的市场份额和制造能力都集中在低端产品上,而其余10%涉足高端产品的内资企业绝大多数也都与外方进行了合资。 究其原因,与我国缺乏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政策的系统性规划有关。这政策缺位的问题不仅导致外资对国内的零部件市场形成垄断,也导致内资零部件企业在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方面明显滞后于外资零部件供应商,更滞后于整车的发展。 回应: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和技术改造 国务院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未来三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八大目标八大重点任务,以及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的12项政策措施。《规划》具有五大鲜明特色,为未来三年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政策保障。 其中一项便是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今后三年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100亿元作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共性技术研制和检测平台,发展新能源汽车及专用零部件。 当然,分到核心零部件研发这块的费用肯定不是100亿,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到位或不持续也会对效果打折扣。 算是双保险,《规划》也提出了另一条路: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5月25日,潍柴动力、山推股份及山东巨力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宣告成立以汽车零部件为主业的山东重工集团。新诞生的山东重工集团将肩负起山东打造千亿汽车零部件集团的重任。 问题:自主品牌汽车结构失衡 7月中旬,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205.4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32%,而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72%、14.30%、9.40%、7.67%和2.59%。从数量上来说,自主品牌已经遥遥领先,因此有人把2009年称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由大迈强的元年。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结构,就会发现销量大部分集中在价格低、利润薄的微型车和小型车上。2009年1-5月,自主品牌微型车的市场占有率在75%左右、小型车45%左右、紧凑型20%左右,而中级车的份额只占10%左右。 不难看出,自主品牌汽车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