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驾推行,损害了谁? 自国家颁布酒后驾车禁令以来,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白酒销售大约下降了30%以上,但各大白酒上市企业9、10月份纷纷公布的上半年度业绩中却全线飘红,不但利润继续获得持续增长,销售业绩同比去年也取得了理想的增长,有些企业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30%以上,与很多大喊酒驾推行后业绩下滑30%以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是不是这些上市企业对酒驾的推行获得了免疫力?或者是绝大多数的酒类企业为自己的销售下滑拿酒驾做挡箭牌?我想这个真相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来自市场的真实状况会最终给到大家一个明白的结果! 按理说国家推行酒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不11月19号的媒体还在报道美国的最新法律规定酒醉后驾车如果车内剩客有小于12岁的少年儿童,该酒驾司机将获重罪!这说明酒驾的推行还不仅仅在中国,全球许多国家早就推行了,但问题是,就算国外的酒驾推行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国外的酒水销售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市场行情,反而是多年的持续上杨。这就有底了,酒驾的推行从本质上来说确实不会影响酒水的销售,那么在中国的推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闹腾和影响呢? 一、刚推行时的水土不服 酒后驾车在中国虽然早有法律条文规定,但并没有真正严格实行过,这也使得酒后驾车成了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家庭汽车消费,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在以前不可想象的汽车消费。汽车一多,酒后驾车的事故就显得格外惹人注目,发案率一高社会影响就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收紧了酒后驾车的执法。但问题是,酒类行业的调整显然没有车辆增长那么迅速,一下子让那么多开着车参加应酬、喝酒的显性消费者突然不能喝了,这种影响的传导作用当然明显。 酒水消费本来也是一种气氛消费,一桌客人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善于调节气氛的,这桌客人的酒水消费肯定水涨船高,现在出现了让人谈酒色变的“酒驾”令,你就是再有搞酒桌气氛的天才,你也不能把人搞到拘留所去吧?因此,目前推行的酒驾在行业还没有形成新的应对机制、在社会还没有形成新的风气之前对酒水市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二、金融危机下的自我辩解 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各个行业逐渐显现出来,就算前不久刚闭幕的广交会出口单有少许复苏也只是短期内定单的增加,还根本看不到真正复苏的迹象,而中国自金融危机爆发后实行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让金融危机的影响暂时被冷冻起来,尤其是对国企、公务员的影响更是不明显。可酒水行业除了公务员的高消费,绝大多数的消费来自普罗大众,甚至就是公务员的消费也是普罗大众为了求人办事的被动消费,是普罗大众给买的单。突然而至的金融危机让普罗大众最先缩减的肯定是非必需品的消费,酒水就是这么一种非必需品,而酒驾的到来刚好给他们提供了一种绝佳的理由,那么冠冕堂皇、那么地理直气壮! 而有些企业的销售就算没有酒驾的推行其销售在目前的金融危机环境下也不可能实现增长,酒驾的推行更是给到他们一个企业不能增长的最佳借口,为自己落后的销售业绩进行开脱。中国人有这种“痛打落水狗”的习惯,前不久的重庆文强大哥落马,许多以前的著名案子都往文强身上扯,先不管其是否真实,关键是文强在台上时这些知道内幕消息的人怎么就不揭发呢?因此,金融危机、酒驾、国家消费税的开征更是成了行业落后者为自己开脱的最好理由。 那么酒驾的推行到底影响了谁?谁才是市场真正的受害者?有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一、产品结构单一的企业 中国的白酒市场往高端走的除了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国窖1573外,其它众多的地方白酒企业虽然也推出了自己的高档产品,但影响也仅限于本地市场,有些连本地市场也是莫可奈何,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就这样,99%的酒类企业都挤在中低档市场上,尤其是中档市场的竞争更是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酒驾的推行,打击最大的恰恰就是快速崛起的中产阶层,喝得起高档酒的消费者一般都有自己的专职司机,酒驾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而中产阶层刚刚享受到汽车带给自己的方便和乐趣,酒驾推出后两者做选择当然更乐于选择不喝酒而继续驾驶自己的爱车。而他们消费的主力产品就是中档价位的酒水,有那么一些档次和面子,但价格自己能够承受。因此,他们外出的突然不消费才是对企业真正的打击,才是那些依靠中档酒水市场找饭吃的酒水企业的致命硬伤。 如果企业的生存中有那么一款依赖平民百姓消费的酒水,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笔者在市场走访中发现,酒驾实行这么久以来,那些靠平民百姓消费的酒水其增长势头仍然很迅猛,至少很正常,没有通常那些企业表现的那样,“酒驾”一来就叫苦连天地“喊冤”。譬如各地企业推出的光瓶酒产品,因为在当地沉淀市场多年,早已经成为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必备品之一。家庭消费是不受应酬消费限制的,喝醉了大不了在家里休息一会儿再出去,不像酒店消费,人家要打佯、要休息,一餐饭结束就得离开。所以,许许多多经销这种产品的酒类经销商都告诉我,“酒驾”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照样在增长! 产品结构单一的企业如果不及时调整,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和发展,法律的越来越规范,所受到的来自产品结构单一带来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