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说低价就是网络零售的宿命? 即便是2009年网络零售火爆的年头,各大网络零售平台除了扎眼的销售额以外,在利润率、利润量上似乎都在含糊其辞----难道,网络零售无法取得传统渠道中的品牌溢价么?网络环境下的销售真的利润很低么?或者说,网络零售会以价格战兴起,并以价格战终其一生? 必然的混乱 我们丝毫不用怀疑网络零售以价格战起家的历史。但我们对网络零售的价格战略加以分析,就可以知道,网络零售的价格战并非整齐划一,其间蕴含着品牌溢价的因素。 先分析一下网络零售的产品: 其一,伪劣。 就像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上一样,挂羊头卖狗肉。此类行为集中在单品价格不超过100元的产品上,本质就是骗。 不过,既然是假冒伪劣,那么,这类网络零售的利润率就不低。但这类行为没有办法形成大气候和大规模,因此,虽然不会消失,但永远会在角落里。 其二,伪而不劣的替代品、水货。 网上销售的货品来源及其复杂,伪而不劣的产品往往是这种情况:代工厂给正品放水,或者高级别的仿冒。 这类网络零售往往依托于特定的产业集中地,比如义乌、泉州等。这类产品,质量非常好,由于没有品牌维护费用,并且在正品的品牌光环庇护之下,利润并不低。 比如一个品牌的鞋,也许在专卖店里的价格是1100元,其实际物理成本只有80元,在这类网络零售渠道上可能才200多元,暴利可想而知。在网络零售起步的年代,这类行为有其经济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虽然其专业是挖传统渠道品牌的墙脚。但这种依靠传统渠道品牌光环支持的挖墙脚行为,必定无法在阳光下生存,无法走到最后。 其三,尾货、断码。 这类网络零售产品类似于品牌折扣店、外贸店的营生。这类生意的最大长处是来源端正,其费力之处和折扣店、外贸店一样,就是货品不全、不能经常性经营。因此,此类网络零售都会顺带做些伪而不劣的生意。尾货、断码产品的网络销售,利润也不低,这是想象得到的事情。 其四,放水。 厂家给渠道放水,或者经销商之间彼此放水、窜货。有很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品牌,企业品牌持有者主动给网络渠道放水,挖现有渠道的墙角。比如若干知名化妆品品牌(鉴于其敏感性,此处不透露具体信息)在国外通过网络销售方式直接给国内消费者邮递,而此举竟然是其本部策划的。 国内也有很多厂家带着投机心理,以隐蔽的形式绕开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而经销商直接通过网络零售放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这类投机性的工作,利润必然不低。这类网络零售,表现出厂家的营销策略和思路相当混乱。 其五,还原商品的原本价值。 这类网络零售往往集中在小五金、饰品、工艺品等方面。因为在传统渠道中,此类产品销售十分分散,渠道成本高昂,故此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价差非常大。比如一个花瓶的价格是200元,而其成本可能只有10元!网络零售因为其卖方往往贴近生产集中地,又能直接面对消费者,故此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倾销”产品。从这点上说,网络零售有其生存的必然性和发展空间。 但可惜,网络零售群体同质化导致花瓶的价格从200元滑落到20元。完全竞争的市场给卖方提出了苛刻的问题:一方面网络零售还原了商品的本来价值,一方面你的网络邻居也在这么卖。 其六,平台性网站的集中价格战。 这跟沃尔玛、国美干的是同一个营生。网络零售干这件事请的时候,无非是在贩卖正品的同时还贩卖水货,并且明目张胆地标明水货价格。因此,网络零售正规战中,价格战是最为明显、也最让利润率尴尬的一面。 但是,价格战不等于没有利润,更不等于京东、当当、淘宝等平台性网站没有利润,无非是利润高低而言。 综上所述,前四类网络零售的利润都不低,可惜除了第三类以外,都无法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不能成为长久的主流力量。而第五类和第六类则在现实中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似乎已经无法跳出。混乱,是必然;低利润,似乎也是必然。 真的是这样么?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