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欧莱雅卖洗发水,有多少栏要“跨”?

欧莱雅卖洗发水,有多少栏要“跨”?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0-03-11, 作者: 王逸凡, 访问人数: 4986


  欧莱雅,一向与各类化妆品联系在一起。可如今,这位全球化妆品霸主却在中国超市里卖起了洗发水。

  2009年8月中旬,欧莱雅在北京高调宣布:首次向中国地区推出大众洗护发产品,并把“专业修护受损秀发”这一细分市场作为突破口。按照欧莱雅高层的说法,此次进入大众洗发水市场,预期市场销售额“巨大”,他们的策略是在审慎同时“大笔投入”,“一炮打响”,在市场上“得一个体面的位置”。为此,欧莱雅会将其欧莱雅品牌的洗发水通过各个渠道铺开,其中包括超市、大卖场,甚至通过各级经销商推广到中国三、四线城市。

  2008年10月,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就曾放风称公司将要涉足大众洗护发市场,一年之后预言果然成真。在这个宝洁的传统优势市场上,以化妆品擅长的欧莱雅为什么要来抢一杯羹呢?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左右的中国人有每天洗发的习惯,75%以上的中国人每1到3天洗发一次,这其中蕴含了300亿元的洗发水市场和200亿元的护发美发市场;更诱人的是,大众洗发水的毛利率高达50%~70%。这么大一个“金矿”,自然让做洗发水起家的欧莱雅心动不已。

  另一方面,尽管欧莱雅是全球化妆品市场霸主,但在中国市场,它却不得不屈居宝洁之下,后者以玉兰油、SK-Ⅱ二个品牌闻名业界。即使在原有的护肤、彩妆、香水、染发等业务领域下功夫,欧莱雅的增长空间也仍然有限,要尽快扭转不利局面,进攻大众洗护发这个宝洁的基石市场就成为欧莱雅的最佳选择之一。

  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表示,他已做好了“弯道超车”、“后来者居上”的准备。欧莱雅能否如愿以偿?或者说它的的胜算有几成呢?不可否认,欧莱雅拥有强大的品牌、资源和运作能力,但要在大众洗护发市场这个强手如林的地方抢得一个“体面的位置”,仍有三道栏等着它去“跨越”。

  第一道栏:征服消费者心智

  “营销From EMKT.com.cn战不是产品争斗,而是心智之战。营销的主战场不在有形的市场,而是在无形的消费者心智里。”《心智战》中如此说。

  我们提到“去屑”,就会想到海飞丝;提到“顺滑”,就会想到“飘柔”;提到“营养”,就会想到潘婷——宝洁牢牢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中这几个位置。现在欧莱雅抛出“专业修护受损秀发”的概念,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抢占消费者大脑中“受损发质修护专家”的定位。问题是,有多少人会认同它这个概念?这个品类市场又有多大呢?

  要知道,宝洁选择“去屑”、“顺滑”、“营养”等定位绝非偶然。每年宝洁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市场信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探明消费者的认知和需求,从而提炼出消费者的心智,并最终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正因为对消费者心智的深刻理解,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市场教育,这位营销教父得以霸占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欧莱雅剑走偏锋,专攻“修护受损秀发”市场,定位虽然很清晰,但它是否真正去了解过中国消费者的心智需求?

  在北京的新品发布会上,欧莱雅提出,“中国女性秀发面临一个问题——其实,中国女性的秀发从未得到过真正的修护!”我们相信欧莱雅不是在危言耸听,可为什么中国女性的秀发一直没得到真正的修护呢?仅仅是之前缺乏这方面的产品吗?

  与“头屑”、“脱发”等问题相比,“发质受损”并不是那么直观和独特,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对发质受损基本上没有认识,更谈不上重视这个问题。真正对此问题敏感的,可能只有小众的拉直染烫一族和时尚达人,即需要对头发进行二次护理的人群。即使普通大众愿意尝试一下欧莱雅的“修复秀发”系列产品,短期内如果不见明显效果,也很难保证他们下次继续使用,毕竟欧莱雅的价格不菲。

  面对这种消费者心智现状,欧莱雅要么针对“发质受损”敏感人群精耕细作,要么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对大众人群进行市场教育:告诉消费者发质受损有什么具体特征,用什么方法去检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带来什么后果,然后才是怎么修护受损发质。这个教育周期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更长?目前很难估计。对于急迫提升市场业绩的欧莱雅来说,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耐心?

  还有就是,欧莱雅推崇洗、护发分开,如此操作固然专业和规范,也能扩大市场销量,可同时也增加了使用的复杂度。大多数中国消费者都习惯于“二合一”这样简便的洗发方式,要说服他们接受洗、护二道流程恐非朝夕之功。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洗发水那些事儿 (2012-07-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海超)
*欧莱雅洗发水,能否创造新的奇迹? (2012-04-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谷俊)
*专卖店应该怎样卖洗发水? (2010-04-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授诚)
*2009洗发水行业现代渠道盘点 (2010-03-12, 《化妆品营销管理》,作者:郑铄)
*欧莱雅洗发水动了谁的奶酪? (2009-08-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海超)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3-31 05: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