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入式广告的是与非 植入式广告惹是非 广告之于中国From EMKT.com.cn,惹出了多少是非?每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大都饱受非议。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放中国内地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参桂补酒,当时的舆论指责说,这是在吹牛皮,是资本主义的生意经。 同年3月15日,上海电视台播放了国外品牌瑞士雷达表的广告,人们为其扣上的大帽子是“出卖主权,丧权辱国”。 1981年1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刊登了新中国第一个征婚启事,惹来的批评声音是“破坏社会主义文明、污染社会主义风气”。 2010年2月13日,央视虎年春节晚会将多个广告植入到节目中,招来了舆论批评。其中,尤以赵本山的小品《捐助》受到的批评最多。不可否认,在《捐助》中,过于抢眼的植入式广告已经影响到作品自身的逻辑性及连贯性,最终引爆了人们对植入式广告的争议。 然而,就在央视虎年春节晚会植入式广告引发的争论余波未息的时候,大洋彼岸热热闹闹举办了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商标的世界》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品客薯片大叔、麦当劳叔叔、米其林警察、MSN蝴蝶、Linux企鹅、米高梅狮子、行人M&M豆等3000多个商标,在短短的17分钟内,讲述了一个正义大战邪恶的荒谬故事。众多网友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不嫌弃企业品牌纷至沓来。 植入式广告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在国外早已被广泛接受。植入式广告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硬性广告的一种进化与升级,是为了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品牌诉求、接受广告影响,让硬性广告,受众已有防御机制。植入式广告的兴起就是想给传统的硬性广告披上一件隐身衣,通过与适当接受环境的高度融合,在不打扰受众的同时,化解其防御,渗透其心智。因其独特的优势,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并还将继续作为广告发展的潮流之一。 业内专家指出,大众对植入式广告的反应,从抵制到接受,这是一个新事物发展所经历的必然阶段。对植入式广告的争议,其实反映出社会对这种新事物的关注,只有存在争议和碰撞,才会促进广告行业对植入式广告的思考和研究,从而使它得到健康发展。正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受广告、不再视之为“异己”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最终会理性地接受植入式广告。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