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3•15黑名单之外,我们还能侥幸多久? 2010年3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播出,包括LG、HP等知名品牌在内的诸多产品上了“黑名单”,适时,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又一次在媒体的作用下放大性集中爆发,全国各地的相关政府部门也随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整治,行业、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如今,喧嚣渐去,却留给我们了诸多思考。 一、名单应该更长,自知才能自强: 尽管在今年的3•15黑名单上很多知名的外资品牌赫然在目,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还远没到为国有品牌欢呼叫好的时候,要知道,在现时状态下,中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运营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我们与国际一流企业间不仅在管理层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即使在营销From EMKT.com.cn最基础的产品和服务上也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进入黑名单并不代表我们没有问题,其实我们心里最清楚不过的是诸多企业甚至行业中都存在着太多不能触碰的秘密——从偷工减料到虚假承诺、从粗制滥造到欺诈,从敷衍到推诿抵赖,在如此种种的状况下,我们实在没有多少理直气壮的底气,而置不同层次的基本差异于不顾、将关注点放在与谁比较上显然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还不以为然的沉迷于侥幸的窃喜中,将终被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不断崛起与规范化发展的市场大势所吞没。 二、当3•15成为市场常态: 对于有足够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来说,3.15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媒体聚焦引发的消费者对不良企业及其产品的短暂声讨,它更代表了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甚至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常态——竞争的加剧,行业的整合,法律法规的日益严谨,消费者意识的不断觉醒都将促使市场向不断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营销的角度看,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产品的严重同质化(中国市场这种情况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使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在消费者被不断注入健康、安全意识的推动下促使市场由大众向小众分化,庞大的人口基数将不再成为企业市场运营的有效支撑,相对应的、以中产阶层为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也必将从价格导向过渡到价值导向,他们自我认同的强烈标签化特征会促使他们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介工具向同类型的人群不断传递其消费选择和消费体验,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由此,3•15将成为市场常态,规则化的市场环境将逐渐成熟起来,以蒙骗或误导手段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压缩,并最终走向死亡。当市场环境的规范化发展和消费群体的变化成为可以预见的趋势时,我们该怎样选择?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