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销商“点将”--家居品牌如何做市场链创新 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科斯,解读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市场经济现象,即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如何产生的。他的理论很高深,为便于读者理解,笔者以偏概全,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出来。市场经济是靠交易、买卖、价格机制来运作的,但企业里却是靠计划、行政命令来运作的,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是靠企业老板(包括各层主管)发号施令来运作的。企业的这种运作机制不是和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相违背吗?科斯的核心理论是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企业是用计划、控制、协调、命令等行政手段来管理,而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来管理。而价格机制不是免费的。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如搜集市场信息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鉴别优劣的费用等,企业才出现在市场经济中。 说得在通俗到位一点,就是企业的老板之所以愿意付给员工工资,让员工在企业内部工作,老板发号施令,取得员工的劳动成果,而不是从市场上通过买卖来获得员工的劳动成果,是因为把员工组织到企业内部的成本要低于在市场上购买的成本。 按上述的说法,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内部的组织成本低,企业更有效率,产出更大。实际情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却并非如此。企业越大,企业的人越多,越容易出现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互相推诿、扯皮,人浮于事的“大企业病”。企业内部的员工混日子、能力退化、不以客户为中心的现象,如果没有对策应对,会天然地出现愈演愈烈的恶化态势。 这就是中国最有名的企业海尔为何要推行SBU的原因。海尔全员推行SBU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大企业病,把外部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内部。让海尔这个千亿规模的企业“大象”能向小企业一样充满活力,会“跳舞”。SBU是英语STRATIGIC BUSINESS UNIT的缩写,意思是战略事业单元。即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交易原则,企业内的每个流程、每个工序、每个人之间是市场关系,下道流程、下道工序是是上道流程、工序的“顾客“和市场,上道流程、工序通过服务自己的“顾客”和市场取得收入。服务有效,可以向自己的服务对象按合同索酬;服务无效或效果不好,被服务对象可以索赔。每个流程、每个工序、每个人之间的市场关系是通过“SST”的机制咬合起来的——即可以索酬(S),也可以索赔(S),如果哪一环没有闸口,财务就会跳闸(T)。海尔要求不仅每个事业部而且每个人都是SBU,每个人都是”小海尔“,海尔五万个员工就是五万个SBU, 就是五万个老板,每个人都是经营者,每个人都是创新的主体。这样一来,海尔集团的战略就会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而每一位员工的战略创新又会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海尔的SBU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管理革命,到现在也没有试点成功,连世界顶尖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的马歇尔教授说,如果海尔能做到全员SBU,海尔将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海尔的SBU管理革命不一定能成功,但海尔SBU核心理念:在企业内部模拟建立市场交易原则,在内部打造市场链机制是可以被许多企业借鉴和学习的。 目前,在家居建材行业里部分的领先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在企业内部打造市场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开始在部分岗位和职能上进行了市场化的试点。 对家居建材行业里普遍存在的店面展厅设计师岗位和店面终端培训师岗位,就可以试点让经销商(外部顾客)“点将”的方法,来提升店面设计和终端培训的水平。例如,对终端培训师,就可以让培训师下到终端,自己研发出对终端实用和实战的,切实能帮到经销商的培训课件。把这些培训师和其研发的优秀课件,明码标价,推荐给经销商,让经销商“点将”,经销商花钱聘请企业的培训师讲课。这样,在培训师之间就可以产生良性的竞争和PK机制,培训效果好的,对终端有帮助的培训师肯定会越来越受经销商的欢迎,被“点将”的次数越来越多,培训师的个人收入越来越高,这也激励培训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培训水平,研发出更多受终端欢迎的培训课件,这就实现了培训师、企业、经销商的“三赢”局面。不受经销商欢迎的培训师,会逐步被市场(经销商)淘汰,自然实现培训师优胜劣汰的局面,而不是企业内部的培训主管来决定培训师的去留和升迁。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