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来新医改下系列文章之二:新医改下,药企莫走入四大误区?(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已于2009年4月6日和7日发布。新医改方案提出三年内投入8500亿,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药价高”问题。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百姓来说切实解决就医用药的头等民生大事,但是对药企却是一次痛苦的抉择。 值此“新医改”施行一周年之际,福来市场研究中心开展了一次市场抽调。结果显示:新医改带给亿万老百姓的是满堂欢笑,带给大多数药企却是无奈苦笑。原因有二: 首先,面对医保、基药、新农合,一轮轮的市场扩容“大餐”,并不是每家药企都能够拿到“邀请函”。 其次,“目录”制,令众多药企进退两难:不进目录,未来将失去广大市场空间;进入目录,招标限价将导致利润率大幅度降低。 是围着“目录”转,还是围着“消费者”转?是围着“产品”转还是“品牌”转?是围着“成本”转还是围着“需求”转?…… 跳出医改看医改。福来认为,那些进入目录的药企并不一定就端上了“铁饭碗”!没进目录的药企也不一定就没饭吃!整天靠政策吃饭的药企很难做大做强!新医改下,药企切忌走入四大误区。 误区一:进入目录就一定端上了铁饭碗? 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最热门的词无疑是“目录”。很多药企都寄希望于更多产品能够进入目录,以为进入目录就能从此高枕无忧、一劳永逸。 其实进入目录就像一个人拿到了大学毕业文凭,但是有了文凭并不意味着有了好工作。就算名牌大学毕业生待业在家大有人在。 药品生产企业不是一家,不是所有品种都是独家,所以进入目录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更大更多更残酷的挑战还在后面。 挑战一:招标关。 招标是每家药企最头疼的事,基药招标更是如此。以海南省2010年基药招标为例,共有2119家企业、21107个药物品种参与竞标,最终1906家企业的14324个品种中标。而在河南基本药物竞标中,光板蓝根的竞标企业就有60多家,可见竞争多么激烈。 省级招标是第一步,省级中标还要经过地市进行确标。层层打压,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费尽艰辛,利如纸薄。不中标烦恼,中标同样烦恼。一轮轮下来,众多药企的目录品种就成了基药制度的“炮灰”。但是,即使如此,没有知名度,凭着低价格想分“基药”一杯羹也不容易。品牌普药在新医改之下更容易中标就是这个道理。 挑战二:消费关。 2009版基本药物目录共收录化学药、生物药及中药307种,其中化学生物药23类205种,中药6大类102种。在患者和药品发生关系的“消费关”前,既会有中药西药之间的竞争、独家品种与常规品种竞争,同时还会有同一品种上品牌之间竞争,消费者最终购哪个产品,起决定性作用的将是哪个品牌/产品优先抢占了消费者心智的有利位置。所以政府中了标,并不代表自然走货,最终实现销售要靠消费者认可埋单。 挑战三:调整关。 目录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医保、基药还是新农合,国家都会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要不断纳入新药进行定期调整,各省(市)中标厂家基本2年进行一次调整,所以进入目录中了标并不代表进了保险箱,只能稍微喘口气,下一轮竞争很快就到来。因此,中标企业如果放松品质品牌的要求,就算今年中了标,可能过两年就会在残酷的竞争中落标。相反,对于没中标的药企要借助两年一调整的机遇,加大品牌与消费者的曝光率,扩大影响力,争取在目录调整或者招标时被优先考虑。抓好调整关,力争做备选。 挑战四:成本关。 基本药物的定价,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原料成本、生产成本、税收成本、管理成本进行核实,再加上一个合理的利润,就是招标药品的指导价格。 基药价格对于大多数企业是个生死考验。比如24片包装的银黄片,在国家出台指导价之前售价18元,而限价则仅售3.2元。愿意作为基本药物出售,其价格不得高于发改委公布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在接受采访时已经明确表态。 利薄就要靠量取胜。在同质化竞争下,高销量从何而来?一方面全国大范围招投标,力争多省中标。同时加强品牌形象塑造,用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也会事半功倍。 进入目录并不一定就端上了铁饭碗,但是不进入目录就会丧失瓜分8500亿大蛋糕的机会。福来认为,进入了目录的品牌普药、独家品种药企,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品牌力+目录力,换来市场竞争力。既然拿到了北大的毕业证,就一定要找到好工作。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