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多面人生 一些曾经是记者,甚至出色记者的人,后来转行去做其他工作了,他们的现状怎样?有什么人生感悟或想法可启迪同行?本文作者近期专访《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吴敬琏传》等畅销书作者吴晓波,试图从其13年记者生涯和前后期的激扬人生中,展示一种成长模式以及别样经历。 记者、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EMBA教授…… 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却应对自如。 吴晓波说,其实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传媒行业,而是一直以观察者的身份活跃在出版写作领域。 收获知识与经验的青葱岁月 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求学期间,吴晓波四年读书,三年办报,一年调研,最后一刻爱情第一。 读书 可以说大学时期吴晓波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阅读上。当时他和同班同学秦朔—现任《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等人经常出没图书馆,白天泡一天,晚上熄灯前踏着月光回寝室。 “我们一排一排书架地扫荡看书,从而建立了自己完整的阅读体系,以及对文字的把握能力。” 吴晓波建议新闻学专业学生加强选修课的学习。“现在知识的专业度比以前高多了,除了学好英语,经济管理和国际政治也比较重要,否则出来的记者只能跑社会新闻、文化新闻,跑不了那些比较专业的领域。” 当时新华社招生考萨缪尔森经济学,“我是考进去的,他们很惊奇,怎么有新闻系的人懂这个东西。那个时候经济报道部门叫工业室,我一去就被分到新华社浙江分社工业室。”书,没有白读。 办报 “新闻是一门经验学。”除了读书,吴晓波还与胡劲军—现任上海文新报业集团社长一起办了校学生会的“机关报”《复旦人》。这份双周报当时在全国高校都很有名。1988年《新闻记者》第9期刊登《放大,〈复旦人〉的智慧》一文,称“它的体裁风格带动了一大批校园新兴小报,活跃着校园的民主氛围”。 《复旦人》后来改名换姓,被一代代复旦学子流传至今。 谈起这段人生唯一的一次办报经历,最令吴晓波难忘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争取广告。那时候“胡劲军拿着油印的报纸跑去跟一个眼镜店的老板讲,我们是复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有一两千份,十块钱一个广告。”结果真的有人看了报纸以后去修眼镜,所以这个眼镜店就成了《复旦人》的第一个固定客户。 第二件是开天窗。虽然胡吴二人在这份小报纸上投入了很多心血,常常为选题和版面讨论到半夜,但是“有一次实在没新闻登了,我们的头版头条就拉了个黑框,标题叫做《本期无头条》。” 调研 大四临近毕业时,其他学生都忙着去媒体单位实习、找工作,吴晓波的毕业实习是“环游”祖国,同学一行4个人弄了8000块钱,出去考察调研,去了长江以南的诸多省份,从江西、湖南一路跑到广西和海南,用他后来的话说,“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真实的中国From EMKT.com.cn。” 爱情 1990年,吴晓波毕业时放弃复旦大学保送研究生的大好机会,追随16岁时就情定终身的女友,毅然决然投奔了杭州。当然,这名女友不久就成为今天的吴太太,“蓝狮子”的主要管理者之一。 新华社给记者最好的锻炼平台 从1990年到2003年,吴晓波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做了13年财经记者。回头看这段记者生涯,吴晓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很感谢新华社。” “新华社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平台,能接触到很多想接触的人,并且得到专业的训练。”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 “在那个机构里,要求你的每一个数字都有出处,这也成为我日后写作的一条底线,在我《大败局》和《大败局2》出版后,很多人担心里面的企业家会找我麻烦,但我对自己里面的记述很有自信,事实也的确如此。” 身在地方,心想全国 吴晓波分析,当时新华社与其他媒体机构相比,培养记者最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是组织全国性调研,有雄厚的实力把大批年轻记者派上一线。刚进新华社没几个月,吴晓波就得到机会,在“老记者”胡宏伟的带领下去温州做了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调查。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进行“百家大中型企业自主权调研”,半年时间里采访了全国近百家国有企业。这些都为吴晓波后来对企业的持续追踪观察,以及写作商业史书打下基础。 第二是培养全国观念,地方分社写报道也要首先从全国的角度来看这个报道有没有意义。“虽然我在杭州那么多年,但能写全国性的书、全国性的评论,与这个有很大关系。”任何一个问题,都要想在全国与别的地方同类事情有什么区别,“从一开始就锻炼你的全国性思维,慢慢的,全国之后,全世界的,历史纵深的,时间的宽度和长度,写作最后就是拼你的坐标系,而写作以外主要就是拼你的知识宽度,新华社的这个培训非常好,这也是新华社出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整理”记者 吴回忆,“我以前当记者时是最不会采访的,每次开新闻发布会都是坐在最后一排;采访人家,第一句话是‘你说吧,你有什么要说的’。” 吴晓波又分析,记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冲在前面,敏锐的发现挖掘新闻;还有一种是躲在后面,前面人挖完了,我再来整理一篇。吴晓波就属于第二种—“后整理”记者,是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思考在采访写作,在分析解读。 “我不是第一个报道这个事情的,但我整出来的东西跟你们都不一样。就像我写《大败局》,里面的东西有很多不是我第一手发现的,但是我写完以后,别人也就甭写了。” 吴晓波采访过很多经济学界人士,有企业家,有经济学家,前者如王石、鲁冠球、马云等等,后者有吴敬琏、张五常等等。其实“跟这些人在一起聊天谈事,你是在跟思想进行交流,永远充满乐趣。” 做自己喜欢的事 “以文字为生的人就必须找一份能够终生从事的工作,当记者无法满足这个长远目标时,自然转型到了作家的角色,这是一种自然的转换。” 入对行 “我是有幸选对了一个行业。”吴晓波在人生要做选择时,决定以财经作为主攻方向。 “因为当时我判断这个行业是一个理性的、最能反应这个国家真实状况的领域,结合我以前学的新闻学、文学的专业能力,我能更好地表达我所见到的。同时,我意识到中国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时代,因此关注财经是一个有未来的方向。” 记者的天花板 就像其他年轻记者一样,吴晓波很早就碰到“天花板”,也就是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困境。 在传媒行业里,记者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走下去当高级编辑,当部主任,当总编,当社长;第二条路就是写专栏写书。 为什么记者做到一定程度,没有选择进入管理层,而是写作出书?吴晓波回答得很干脆,“这主要是因为我喜欢文字,那是我的爱好所在。” “事实上,在三十岁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够有多大的成长空间,那时我每年行走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和乡村,写出一些肤浅的新闻报道,我想用眼睛和双脚把中国的真实发现出来。而在转为财经作家后,我知道,人的一生其实可以用图书累积起来的。”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