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品企业产业化道路有多远? 前几天笔者受上海某家钢材贸易公司的请求,对上海郊县的四家钢材生产企业进行访谈。在访谈前夕,笔者参观了这四家企业。陪同笔者参观的四家企业总经理不约而同自豪告诉笔者:“我们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总投资达到1.2亿。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年产量达到二万吨,生产工人不足50人。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进入访谈阶段,该四家企业的老总几乎遇到同样的问题:生产硬件上手了新的层面,而在管理软件上始终难以配套。企业虽将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但因人才储备,管理水平,工人素质的不足,其产品还难以在中高端市场上与欧美企业竞争。其产品基本还在延续着价格竞争的老路子,耕耘在中低端市场上。 说起管理软件的不足,该钢材贸易公司的老总给笔者举了例子:“我在德国某钢材企业参观时看到,该企业的起吊机将生产好的不锈钢吊放进成品库,被吊的不锈钢快落地时,生产工程时几乎是怕在地上指挥起吊。不允许成品不锈钢管有丝毫的碰撞。而这在国内企业很少这样做的。”说起企业的软件设施,就包含着生产管理流程,产品的核心技术和质量标准,人才储备,管理水平等等。企业的硬件条件可以用金钱去购买,而软件设施的不足,需要企业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磨合。正因为企业软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中国大多数企业难以与国外一流企业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市场竞争。 据有关资料表明:工业品各行业今年上半年的增长势头一路飘红。机电,建材,建筑机械等行业销售量环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这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基于两点:一是国家拉动内需的结果。国家加大基建投入,工业品各行业的需求量放大,直接带动了销售量的增加。二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出口量逐步放大。但在令人鼓舞的形势背后,国内工业品企业也正承受着原辅材料的飞涨,用工荒的煎熬以及价格竞争的加剧。这就摆在工业品企业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一是企业是销售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工业品企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放大的市场需求,而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力求以销售来弥补利润率下降的损失。信奉“簿利多销”的经营理念;于此同时在“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却在下降。中国的工业品企业大多停留在“市场化”的阶段,在残酷的中低端市场上相互倾轧。我们不久要问:国内的工业品企业的产业化道路还有多远? 所谓“产业化”是指企业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具备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企业要真正跨入“产业化”时代,须基本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让其产品变得不可替代性。二 企业建立其自己独有的经营模式,具备其他企业不可复制性。三是原材料资源的控制能力,上下游直接的衔接和连贯,让企业具有其他企业难以逾越的优势。所谓核心技术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专利,设计专家,独家配方等所产生的技术优势。企业核心技术的掌握能让企业产品建立其技术屏障,让自己的产品变得不可替代。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使企业避开激烈而残酷的价格竞争,让直接的产品转换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企业赢得高额的利润。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主导着可口可乐公司近百年的长久不衰。上海可口可乐原浆厂一年的纯利润几乎是整个可口可乐公司在华12家可口可乐罐装厂利润的总和。而上海可口可乐原浆厂生产管理人员不足200人。而仅上海申美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的罐装厂)的生产销售人员达到一千多人。其中的人均创利能相差数百倍。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那个神秘的配方。国内目前在机电,医疗机械,工程机械,微电子,通讯设备等领域内,几乎高端市场被欧美跨国公司所垄断。这些公司因拥有其核心技术,在价格上高与国内企业50%以上。这些企业就可以不受外界不利的市场因素的冲突,保持着平稳的盈利能力。而国内众多的企业虽然拥有80%以上的市场,却是在分食20%的利润。国内企业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是否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来。对工业品企业而言,一项核心技术的价值远远大于一家甚至数家现代化的工厂。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