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刚起步 3D电视标准先行 “虽然3D电视今年初才进入中国From EMKT.com.cn市场销售,但国家标准《立体电视术语》和行业标准《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已讨论数次,正在针对产品做针对性测试。” 6月13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研究所张素兵博士在“2010年3D电视产业趋势发展论坛”上透露了上述消息。 张素兵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以往在我国消费电子产品上出现的“标准制定严重滞后产品和市场发展”的尴尬状况,将不会在3D电视产品上出现,未来将出现3D电视标准与产品和市场同步发展的新趋势。 据了解,自今年3月以来,索尼、三星、松下、夏普等外资企业开始掀起中国市场的3D电视热潮,并于今年4月份陆续在苏宁、国美等家电连锁卖场销售。据苏宁电器副总裁范志军透露,目前北京苏宁卖场只有海信、三星两个品牌的3D电视出售,周销售已经达到了150台左右。除了上述外资品牌,记者还注意到,包括海信、TCL、长虹、康佳、创维等国内企业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3D电视。 不过,对于市场上出现的众多3D电视,到底如何判断其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优劣性,成为当前摆在众多购买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张素兵也认为,由于3D电视颠覆了传统电视的显像原理和收看方式,产品的性能测评指标也不同于普通的CRT和平板电视。他建议,目前消费者可以通过画面的动态显示效果以及左右眼收视效果的一致性等方法进行判断。此外,3D电视应该选择大屏幕,越大显示效果越好。 “虽然从消费需求看,同时兼顾2D和3D的电视将成为下一代电视消费主流,但现阶段3D电视在中国市场仍处于市场导入期,片源匮乏等产业链配套不健全等问题,会成为制约市场的瓶颈。”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对当前热闹的3D电视市场表达了不同观点。 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的世界杯期间,此前盛传要转播25场3D世界杯比赛一事,由于受到国家政策、转播技术、消费群体等多方因素的限制,最终中国球迷无缘3D世界杯的转播,也给当前热闹的3D电视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行业观察] 3D电视热潮背后的市场困惑 沈闻涧 一部3D大片《阿凡达》的全球热映,是否标志着全球市场和消费者对于3D电视已经全面接受并已迫不及待了呢?当前3D电视的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能否让更多的消费者习惯于长时间收看3D画面?当前摆在中国市场上3D电视发展的内容、标准等瓶颈何时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对于3D显示技术而言,到底是下一代电视显示技术的成果,还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新技术产品?目前,日韩企业力推的3D电视热销到底是“提升中国人生活品质”的惠民举措,还只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制造的美丽神话。 在这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清晰解答之前,笔者认为,日韩企业就快速地推动3D电视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普及,带有非常明确的商业目的和极其隐蔽的战略陷阱。实际上,面对较普通平板电视贵了50%甚至更多的市场售价,3D电视一旦在中国市场形成规模化的销量,便会为众多身陷亏损境地的日本企业提供来自中国的利润回报。从某种程度上看,3D电视已经成为众多日韩企业在中国获得丰厚利益的“利润奶牛”。但对于3D电视到底能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哪些品质改善和生活享受提升,并非日韩企业关注的重点。由于缺乏广电部门在下游的3D内容源供应,同时,目前国内带有3D显示技术的蓝光碟片也非常稀少和昂贵,所以, 中国的消费者还难以享受3D电视带来的全新生活品质。 近年来,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在全球都独一无二的巨大市场,日韩企业的许多市场操作手法和产品布局已经从多年前的“理性推动、有序布局、引导教育”的方式,变成了眼下的“快速切入、制造概念、抢占市场”。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竞争,面对企业经营业绩和利润回报的要求,面对中国消费电子同行的快速崛起,一度曾作为中国彩电企业“老师”的日韩企业已经顾不上按照“常理出牌”的逻辑,也完全忽视了外资企业更应该在中国社会中承担的“维护消费者利益、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的企业责任,出现了“完全以市场和利益为主导”、有悖于跨国企业一贯市场操守和社会责任的手段。 实际上,如果上述日韩企业没有解决下游的3D内容供给问题,而迫于企业市场目的和经营压力,急于推动3D电视在市场上的销售推广,这不仅不会有助于外资企业抢占中国彩电市场的制高点,反而会身陷“技术概念炒作”的漩涡之中,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指责,也会将中国彩电市场的发展引入歧途。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