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果汁的品牌之路 本文应《新食品》杂志2010年5月刊特别策划专题《特种果汁 特别兵法》之邀而作,此为原文。——作者题记 一、任何一个强势品类都从“特种”弱小品类开始 如同自然界的生衰演变,品类的成长自有其规律,都是从小到大的过程。对于新生的事物,人们总是缺乏了解,所以难以建立信赖感和安全感,接受起来就很困难,要普及则须历经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品类的发展,时间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凉茶有170多年的传统,然而让全国家喻户晓的也是近几年的事。像以蓝莓、沙棘等为主要原料的果汁,之所以成为“特种”果汁,就在于蓝莓、沙棘这些果种不像橙子、苹果、柠檬等,早已成为人们日常食用的主流水果,它们认知度高,做成的果汁也就自然容易被接受,加上开发时间早,经过近二十年汇源、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各大品牌的强势宣传和激烈竞争,推动它们成为主流果汁。但即便如此,开始推出的每一种果汁,也都是属于特种果汁,随着消费者接受度越来越高,才真正成为主流。 二、保健路线是个美丽的陷阱 目前看到各个厂家推出的蓝莓汁等这些“特种”果汁,不管从包装还是诉求点看,都倾向于做成保健品,或者说想做成保健饮料。事实上,保健品和饮品是不同的需求。作为保健品,主要是要强身健体。作为饮品,解渴才是最基本的属性,过分强调保健功效无形中就使饮品滑向了保健品的地带,但又不是真正的保健品,是处于两边不讨好的尴尬境地。这无疑是舍弃大众而追求特别窄的小众,不能使品类价值发挥最大化。但是,走功能性饮料路线,是一个方向,比如红牛能量饮料、王老吉凉茶(预防上火的饮料),其临界点就是不要让饮品变成保健品。这个把握度,需要艺术。 三、企业打造品牌的惯常做法严重失误 特种果汁推出多年但一直被边缘化,品类的成长需要时间是一个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是,众多企业的作法不当,与品牌的打造方式完全相背。企业习惯于多元,习惯于推企业品牌,而不是产品品牌,习惯于用一个名字推出一系列产品。但是,消费者认可的是专家而不是杂家;买的是产品,而不是企业;品牌的力量与产品线成反比,产品线越长品牌力越弱,换句话说,品牌的力量在于聚焦。特种果汁要进入主流,就必须要有企业将此果汁作为主打产品,而不是当作企业众多产品中的一个附属产品,并且将资源集中在推动这个品类上。 像中粮的做法就很典型,虽然它很有钱,但中粮要推广的是企业的“全产业链”,热衷于将一个品牌名覆盖到许多的品类上,然后每个品类又有许多的品项。比如中粮屯河,就有蕃茄汁、石榴汁、杏汁等。这种做法,无法得到消费者的关注,特种品类也就难有抬头的机会。 去年内蒙古牙克石成立饮品协会,想要做大做强蓝莓饮品行业,想打造区域心智资源优势,这是个好消息。然而,要是仅仅停留在产品制造层面,而没有站在消费者心智的角度去打造品牌,那么蓝莓果汁还是无法进入主流。河南的苹果醋产业多年发展不大,始终没有一个真正的果醋品牌,就是缘于这一点。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