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霸王”:不要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2010年7月14日,香港《壹周刊》报道,霸王(01338.HK)旗下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露以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经过香港公证所化验后,均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二恶烷。7月16日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经过抽检,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制售的洗发水中,二噁(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 短短三天时间,霸王危机处理之神速,可谓是危机公关之典范。一场“从头开始”的霸王洗发水致癌风波,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后逐渐趋于平静。消费者经历了从震惊到质疑到担忧,再回归理性的心理过程。霸王以损失40亿的市值代价,在洗发水行业掀起一场渲染大波。事已至此,本来勉强过关的霸王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收拾残局,可拿到了国家药监局抽检合格报告的霸王集团显得底气十足,2010年7月19日,霸王国际集团就壹周刊诋毁公司产品发表声明:集团决定对壹周刊的恶意报道进行法律起诉,以维护自身权利,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 如果正如霸王所说,“这一定有竞争对手借用个别媒体对其品牌进行破坏”,那么,这已经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设计好的陷阱,并且霸王已经为这个陷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继续在这个事情上追究下去,实际上又进入了另一个陷阱。危机公关最高的境界就是让别人不再关注自己,如果霸王举起法律的大旗去状告,无非是又一次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赢了官司,丢了市场”的案例比比皆是,发生在09年的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和刚经历“跳楼门”的富士康在2006年的“劳工门”事件,就是血的案例。 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回放 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源于海口市工商局发布的一则消费警示,2009年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称,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水溶C100、统一蜜桃多汁等品牌饮料总砷(俗称“砒霜”)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后经权威部门的复检为农夫山泉 “正了名”, 本该事已至此,可以完美收官了,但农夫山泉则宣称要状告工商部门,并向其索赔10亿元。并在海口市工商局公开向消费者和农夫山泉赔礼道歉后,仍不接受检测失误的说法,并坚持“背后有幕后黑手”的看法。本该平息的风波,农夫山泉又在“指责”和“索赔”中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而作为同样受害者“统一”则“温和应对”, 低调处理巧妙脱身。最后只剩下人们对农夫山泉“砒霜门”的质疑和热议。在这一事件上,农夫山泉的损失比“统一”的损失巨大的多, 70%的消费者持保守态度,表示不愿再购买农夫山泉的产品,对“统一”就宽容了许多。 富士康“劳工门”事件回放 2006年6月11日,英国《星期日邮报》一篇题为《iPod之城》的报道,点燃了富士康“劳工门”事件的引信。该报道指责富士康深圳代工厂生产iPod的女工每天工作15个小时,月薪却仅有27英镑。富士康自此陷入被外界定义为“虐工事件”的丑闻里。国内媒体纷纷跟进,《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王佑一篇名为《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的报道,引发富士康的强力反弹,愤而将王佑及《第一财经日报编委》翁宝诉诸深圳中院,提出30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索赔。这种财大气粗,以势压人的做法,自然激起了媒体的愤怒,成了人民公敌。后来在阶级斗争的海洋里,举手投降,把索赔额降到一元,并追加报社为第二被告。虽然此举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但是此时在媒体的狂轰乱炸之下,富士康的企业形象已降到冰点。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