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五个一工程,编织强势终端网络 谈起产品进终端,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成功的供货企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如鱼得水,名利双收;而与之相反的,却遭遇着不做终端等死和做终端找死的两难境地。笔者从事市场营销From EMKT.com.cn工作以来,有机会接触了众多的终端和企业,有经验,也有教训。在实践中,我们实施了“五个一”的工程。 第一项工程:与卖场融为一体 综观各大大小小卖场,她们主要是凭借着强大的产品阵容与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对接。无论是便利店还是综合卖场抑或是百货商场,市场定位非常清晰;因此作为供货企业,不是简单的谈判和供货,而是如何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与卖场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卖场的货品组合一般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比如:A品牌在产品研发上具有强大的优势,扮演着引领时尚的角色;B品牌有中国驰名商标等资质,知名度高;C品牌则是以补充货品类别为主,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D品牌就是以高性价比为优势,品质有保障,价格适中等等。当然,这些优势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易被仿效和复制。如果企业仅仅停留在价格上去做文章,虽然当时争取了一席之地,但是这种勉强,随着竞争的加剧,注定不会走得很远。笔者2008—2009年度在郑州也曾见识过丹尼斯的综合卖场,仅剃须刀产品陈列专柜就有七八个之多,囊括了市场上的大多数品牌。而进入2010年,丹尼斯走上了瘦身之路,被淘汰的也就是一些情理之中的品牌。 第二项工程:终端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有很多企业领导把终端做不好归咎于导购员,是因为他们承载着与消费者直面沟通的重任,于是在导购员身上大做文章,五花八门的培训、层出不穷的考核等等,甚至想尽千方百计到同行那里去挖人。殊不知,优秀的促销员固然能带来好的销售业绩,但不是唯一的条件。产品要在终端实现好的业绩,追根溯源,涉及到开发、品质、市场、企划、销售等部门所有人的共同配合。还包括本终端人力资源的利用,例如定期和不定期参与卖场的节假日、庆典的促销活动,也可以联手推出诸如“**购物节(月)”的大型活动等等。任何个体都只是整个营销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