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创业案例的经验与教训 对于我们这些做营销From EMKT.com.cn的人来说,大多数人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梦想”是自己创业,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实际上,创业成功的人,可能不到1%,甚至更低。有人说,如果有100个人创业,其中有95个人可能会失败,剩下的5个人中4个人即将失败,剩下最后一个人可能成功。注意:仅仅是可能会成功,也就是说,真正意义的创业成功,其概率还不到1%。 尽管不到1%的成功率,但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进行注册,目前,中国企业注册数量大约为1030万家(不含个体)占企业总数量的99%以上,以深圳为例,2009年,全市中小企业数量30.5万家,09年新增2.6万家。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2%。 一般来说,我们说创业,也不仅仅是指注册有限公司,也包括个体户,这样来看,实际上每年加入进来的创业人数的比例会更高。由此可见,踏上创业这条路已经是很多人的理想,而且由理想已经变成了实际的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的酸甜苦辣,却是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无法体会到的。 以下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综合了三个人的不同创业历程,谈谈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后来者有所裨益。 【案例1】 大而全 以下的这个案例以前就说到过,但不系统,只是说了一些不成功的结果,现在还原全貌和关键点。案例要说的此人,是一个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很强的人,从基层业务员做到营销总监职位,而且有很好的业绩。所以,他以前经常对着我们说:他拿了多少个第一、很多业绩都是史无前例的等等•••••• 能力强的人,自信的人,不甘于现状的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迟早要自己另起炉灶。在为自己争取权益失败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回家创业。我现在一直没有搞明白,他为什么就一定要回老家创业。在这个问题上,我只记得他大概的意思是,只有回家才能获得更好的原材料和资源。回家到现在,现在回过头来开始第二次职业经理人生涯,他或许是想得到更好的机会和平台吧,必竟,已经快5年了,5年对吃“青春饭”的营销人来说,简直就是难以忍受。为什么?5年在原地不动,没有发展,没有太多利润,这不是折磨吗!做过营销的人大概都会知道其中的压抑:就好比一个市场,年年维持,一促就销,不促不销。粗看起来,并不是一点货也不能卖,但没有自然销售,一切的销量都来自推动,这就很难受。这个情况跟他的公司很相似,活着也许还可以,但却没有发展,也就是说没有“美好”的明天。 其实,这样的结果是他远没有想到的,当时,他认为,只要有配方、技术、厂房就够了,后来才发现,在偏远的地区,有好的东西也找不到人来实施;厂房也没有珠三角这块好找,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好厂房生产线之后,发现市场也打不开。 想借助原有熟悉的网络,发现第一,网络并不见得就兼容;第二,不在总监的位置上,人走茶也凉了。 一切都显得异常艰难。他说,尤其是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因为主要是一个人决策,其他人只是负责技术个管理工人,资金周转、市场开发就要一个人抗,一旦长期看不到效果,自然会有些泄气和郁闷。 有时候,能找到一个说说话,谈谈事情的人都找不到,他说。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人才的重要性,而且在那个地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而合适的人,也不会去那个地方,况且他也提供不了沿海地区的待遇啊。 上个月底,他又来到了这个城市,据他说是为了第二次创业做准备,看得出来,他还是对自己创业充满了自信。 在这个案例中,他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当然了,这些都是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权当时候诸葛亮吧。 第一,小企业,不要大而全。对于他的公司,核心的东西是配方、渠道,生产线完全不用自己建立,可以OEM方式进行,以减低成本和风险。 第二,选址在内地,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运输等成本很高,必竟刚开始都是小批量的生产。 第三,渠道,原有渠道并不兼容,而且也是人走茶凉。 第四,最核心人才,找不到合适的人。内地确实没有人才优势。很难找到独挡一面的人才,诸如生产,现场管理,营销人才不用说了,他自己临时可以顶住,但生产、现场管理他并不在行。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