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为谁而“玩” 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元钱。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2元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孩子们不高兴了,“一天才1元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来这里为他玩了! 故事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 “为自己快乐而玩” 的内部动机,变成了“为得到钱而玩”的外部动机,而他用“钱”这个外部因素操纵着孩子们的行为。如果老人是希望孩子们来热闹,那就会从“1元—2元—5元”这么支付,孩子们就会乐此不彼。 另一个现实案例: 草原上,小狮子与小羚羊的母亲是在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狮子母亲对小狮子说:“孩子,你不要懒惰,要努力跑快一点儿,至少要比跑的最慢的羚羊快一点儿,不然你就会被活活地饿死的。”在草原的另一边,羚羊妈妈对小羚羊说:“孩子,你必须跑快一点儿,必须比狮子跑得快,不然你就会被狮子吃了!” 要生存下去,是狮子和羚羊的共同愿望,发自内心的动机。食物链又将彼此联系在一起,一方的生存建立在另一方死亡的基础上,弱肉强食,动物比人类残酷太多。各自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外部动机将驱使自己为实现内部动机而产生大量的行为。狮子为了能够吃到羚羊,在不断奔跑;羚羊为了不让狮子吃,也在不停奔跑。所以经常我们在看《动物世界》时,清晨就看见羚羊在奔跑的画面。 “环境造就人”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人的行为模式如下:刺激(外部)——心理 生理的黑箱过程——反应(行为 态度)。 行为的产生,往往是受到外部影响和刺激后,在内部起反应,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内部动机是必要条件,外部动机是充分条件。没有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往往被深埋。所以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将外部因素和外部动机,多数情况下看的还重一些。 你从事的工作,很多情况下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刺激,不得不而为之。如工作是为了买房子、娶老婆、养孩子等,失去了这份很好的工作,你可能就无法实现这些愿望。本来愿望是自己的内部动机的,可内部动机需要一些外部条件与平台来实现,没有外部因素来帮助实现内部动机,就只能是空想和停滞不前。 公司老板首先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目标,这是发自内心的需求和动机,所以你会看到老板可以吃苦、可以没日没夜地工作;其次才是为了股东和社会而工作,这又促使老板将外部刺激转化成自己内部动机——“责任感和使命”。所以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经常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工作中把自己当做老板”,你就会有无穷的动力,让你发自内心地想工作和为自己而工作,你就会更积极、奉献和创新
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分清哪些是内部动机,哪些是外部动机?也要试着去运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转化推进行为的发生。当然一定要利用这样的原理做积极的事情,不去做危险社会和他人的事情,才算是真的学以致用。 http://blog.tiany.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1755624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