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药企业“不务正业”为哪般? 制药企业“不务正业”有多种表现,有的把药品改了包装做成保健食品卖,以增加卖场增加消费频次来扩大市场,有的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推出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走商超或者母婴专卖渠道,还有的以创新产品直接踏入食品或者日化行业,更有药企看好已经形成品类的非药市场,插足过去,以图反客为主。众多跨界扩张企业到底有多少是成功的,恐怕只有企业自己清楚。但是,的确已经有企业在非药领域收获颇丰,其“副业”的销售额甚至直追主业。 追根溯源,制药企业跨界扩张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是主动出击还是被迫叛逃?是有备而战还是盲目跟风?哪些动机和条件对成功确有帮助?对后来者有哪些启示? 严苛的环境、不成熟的政策让药企“不务正业” 医药研发投入巨大,周期长,利润薄,而国内医改政策频频出台,经营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是导致制药企业纷纷向非药市场谋求出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做一个药品,从开始研究到最后销售,至少在5年以上。”捷斯瑞医药有限公司总裁张海雷说。 除此之外,药品研发还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投入。中药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方子,药品审批宽松一些,但是如果要想推出新产品,耗资耗时也不会少。相比之下,化妆品、食品、日化品所经历的程序要容易得多。一家化妆品报批企业的管理人员表示,功能性化妆品的审批一般半年即可完成。 “对制药企业来说,现在产业政策的环境可以说是恶劣。”九州通医药集团副总经理牛正乾如是评论。医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药品进入医院,层层环节仍面临着“潜规则”的压力,不要说各种招标,进入医院有时连管理医院处方的技术人员都需要打点。 “医改已经将药品价格降到了很低的程度,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的根子其实不在制药企业,而在医院。”牛正乾举例说,现在政策规定普药(编者注:指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规药品,可以由多家企业生产和销售)利润的上限仅为8%,这种限制让制药界人士感觉很无奈。 相比之下,外资企业却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制药界向来有“一品两规”的说法,就是同样一种药品,拥有独家技术的外资企业定价可以是十几元,而国内生产企业只能定价几角钱,相差近百倍。 业内人士认为,最近几年来众多制药企业,其中包括很多上市公司选择进军非药市场,实在是压力之下的被动选择,它们不得不为生存和发展另觅出路。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