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营销批判系列之十:中小企业,过早标准化,等于自杀 躁的社会,催生出浮躁的思想。 现在市面上或论坛里,标准化、模块化的言论、观点或书籍越来越多了,并且呈现出泛滥的趋势,这些所谓的专家们,旨在通过给中小企业提供一种所谓的标准化的模板,让一些贪大求全,总想走捷径的中小企业一步登天。 这种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在这里,笔者却想泼一泼冷水,并认为,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企业实施标准化、模块化,是不负责任的引导甚至误导。过早导入标准化,无异于让企业慢性自杀,是一种“图财害命”的行为。 笔者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两个现象: 一是大企业的人到了小企业,为何会出现“水土不服”? 原因最少有二:一是以前的企业较为规范和标准化,结果到了没有具体标准的企业,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这是文化上的不适应。二是从大企业到了小企业之后,总是抱着“拯救企业”的态度或初衷,把自己原来在“老东家”接触到、用到的各种规范、制度甚至表格工具等等,统统复制给小企业,结果就出现了大企业的框架与制度,小企业的管理与执行,这种“四不像”导致的“消化不良”,大量浪费了企业资财,因为小企业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管理平台,妄想一下子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一种痴心妄想。 二是为何咨询公司的业务越来越难做?当然,原因也有很多种,但其中有一种原因是,咨询公司过早地给这些五花八门、规模并不大的中小企业,植入了过于宽泛而并不适用、实用的标准和规范,这是一种“华而不实”。其实,咨询公司给企业做咨询,就相当于专家给企业看病,有时要象医生对病人,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段、病的程度、以往病例等实际病情,给予不同剂量的药品,且不可不分具体情况,搞一刀切,这只能把病人医死。现实中,不是有一些中小企业,本来还活的好好的,结果被一些“半仙”大师给治残的吗? 这两个命题,其实都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的标准化。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不需要标准化呢,答案是肯定的,需要,但一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企业实情,比如,要结合部门、岗位、职级等,量身定制标准化,过于超前,只能让企业陷入一厢情愿的思维陷阱。 标准化的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让企业好的东西可以复制和传承,建立一套可以检查的运营系统,不用人盯人,而让制度、系统盯人,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过早流程化、标准化,只会让团队僵化,这种格式化会扼杀企业团队活力,尤其是在企业缺乏有效授权时,危害会更大,它会让企业的内部管理陷入极度“官僚”的误区。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