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已婚女性消费行为分类 国内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价格定位等时,多少都需要分析一下消费者。但国内企业的消费者研究,仅停留在“消费心理学”层面。我们所运用的手段,如消费者统计学特征的调查,价位承受力测试,深度访谈,卖场观察等等,均是侧重于了解顾客需求的手段。 但是,顾客有什么需求是一回事,他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又是一回事。所以,消费者心理学层面的市场调研、广告传播效果调研,统统代替不了消费行为分析。 美国消费行为协会有个著名的结论:全世界的商品中,有87%的卖给了“不想买的人”;平均每人一生消费的商品中,87%是“不想要”的。可见,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相关度,仅为13%。 中国的消费者,受经济条件制约,受储蓄观念、家庭观念等的制约,消费心理的满足率可能还低于国际人均水平。 所以,在中国,消费心理的研究更不能代替消费行为的研究。 从消费行为的角度看,每个商品: 1)表达了生产者、经营者对消费心理的理解; 2)表示了购买者的“购买力平价”水平(经济收入换算成标准消费品后科学测算出的“实际购买力); 3)表示了购买者对自己欲望的满足; 4)表示了购买者对商品所能代表的“购买者身份”(年龄、阶层、性别、职业等)的归属或羡慕或其他情感; 5)表现了购买者的价值观念,如家庭观、成就观、工作观或休闲观,甚至民俗文化观等等…… 产生什么欲望,是个人问题,可以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满足欲望的6W(何时、何地、何手段等)2H(何代价等)如何选择,则是文化问题,要用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的“消费行为学”来研究。 所以,商品都是文化因子。 第 1 2 3 4 5 页 下页:商品是文化因子(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