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企业战略及营销乱象之三--自上而下的定势思维 这是一个异常讲求商业经营战略的时代,然而大多企业的战略流于形式,更多企业的战略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动性,这种盲动性的各种表现不一而足,假如不对产生此种战略盲动的根源加以追溯,我们便很难走出愈加复杂的商业迷局。产生这种盲动性的根源是什么呢?那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势思维,这种定势思维由于贯穿于企业经营和市场营销From EMKT.com.cn活动的始末,因而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后果甚为严重,很多时候,企业的发展会在某一个相对较为顺利的初始阶段后不久便嘎而止地出现迟滞状态,为了较快速改变此局面,动用了很多资源,照搬了很多经营和营销理论,发现仍然收获甚微。比如在中国陶瓷业,经过最初的高速发展后,许多企业的市场地位和销售业绩便整体处于不愠不火的局势中,很多企业开始迷茫,比如鹰牌陶瓷,在荣登中国十大陶瓷品牌的高位之后也面临现实的瓶颈突破,年销售3亿元的业绩并不能持续维持其实际市场地位和价值。而“马可波罗”陶瓷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状态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尤其是IBM和惠普,其自上而下的定势思维更能清晰呈现于我们的视野。曾经的IBM和惠普,因为以自身的技术为核心导向而使自己在各个市场节节退败,技术作为这两家跨国公司的核心资源按说能在各自所处的市场所向披靡,然而市场却给予了他们无情的回应,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并非遥远记忆的IBM和惠普现象,很容易得出结论,九十年代初的IBM是以自身为思考出发点来规定企业及市场的整体战略,却损失了近百亿美元,惠普在九十年代还执拗地以竞争为思考出发点,却导致整体市场严重滑坡,幸而他们有足够的根基来支撑其重塑辉煌,但国内的许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如果陷入同样的深潭,又该如何拯救自己,惟一的就是以别人过失为鉴,尽力做到未雨绸缪,不让自上而下的定势思维成为制定企业和营销战略的牢笼。 然而现实的境况是,我们仍然深陷自上而下定势思维的重围,这种重维突出地显现出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以自身资源的优劣为轴心,开始向下进行连锁式战略思考,这样的以自身资源为轴心还不是过往我们所讲的以企业为导向那么简单,困为在确定这项轴心之前,企业已经对市场和竞争现状作过大体的扫描,而且身陷愈加艰难的商业运营的围城之中,各种压力扑面而来,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新产品竞在一夜之间冒将起来,猝不及防之时,就已经丢失了市场,如此一来,就极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便本能地忽视市场的本质变化,一心一意从自身现有的资源中去寻找可以扩大化的关键优势,并没有以市场为标尺去挖掘和搜寻符合市场要求的资源,IBM把技术研发深入得过头过火,自我欣赏和陶醉之时,却使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谴败,一次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又一次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同样的毛病两次上演,两次差实都陷入天顶之灾,北京的同仁堂,也是一个典型,它把药品的质量打造得再上乘,可是百年老店的招牌却仍然艰难每度日,茅台、黄鹤楼(烟)曾经的衰落等都历历在目。当他们把这些诸如技术、品质等自身资源确立为自身企业的轴心时,所有的市场战略和战术活动都将形成一致的效应,自己挥汉好雨,市场却无动于衷。基于对技术资源的雄心,2001年惠普并购康柏,当以技术为导向的电脑产品在戴尔、IBM高速发展之际却连年亏损,直到2005年后,以市场导向的逆转,才使惠普连续拔高,品牌个性、销售组织和文化成本模式等管理法则都以市场为轴心,2006年的惠普,第三、第四连续两个季度超过了模式和IBM,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24%,消费类电脑增长19%,一体机增长22%,家用照片打印机增长70%,多功能打印机增长160%。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