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品企业的那些头疼事儿 晚上的小聚,一位腼腆的工业品企业家,借着葡萄酒的催化作用,一股脑儿托出了自己的经营苦恼。众人也被感染了,平常里无人可诉的话,赶紧地倒出来吧。叶敦明觉得这是一个鲜活的案例,于是乎掏出纸笔,认真地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和评点,以期与工业品营销From EMKT.com.cn界同仁共探讨、同进步。 工业品企业虽说是中国制造业的主流,但因细分行业的不同,每个企业的交际圈都很有限。十多个工业品企业家做到一起,酌酒论管理,机会实属难得。企业家的头疼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本身的战略和经营难题。这其中,人才问题首当其冲。紧接着就是管理问题,老板自己忙于业务,无暇于制度建设和流程管控,在企业稍具规模之后,管理就成了第二大问题了。再就是战略这个形而上的问题了,最大程度地趋利避害是企业家的本能。 一、人才,还是人才 爱人才,又怕人才。几个能干人,就能撑起工业品营销的一片天。中小工业品企业,对能人的作用,可谓是体会深刻。叶敦明在此处,总结了人才的四个典型问题,分别包括:人才培养周期长、核心骨干难留住、人才断层拖后腿、制度体系难执行。 人才培养周期长,是第一道难关。工业品企业的销售人员,需要行业背景、专业知识、方法技巧,入行起码需要半年以上,干了三年才能算是熟手。光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显然太慢。而建立一套新人培训体系,也不是中小工业品企业能够承受得起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不好培养,特别是那些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骨干难留住,是第二道难关。工业品销售人才,三年才能出师。羽翼刚丰,就想另攀高枝,或自立门户。初创期,不搞空降兵,自己培养人,不在乎工业品行业背景。叶敦明觉得,此时若有第三方主办的工业品营销大学,那就好办了。企业选拨有潜质的大学毕业生,出面担保,银行贷款,工作后分期偿付。采用这种方式,初级营销人才就会有批量、有质量,企业挑选人才的自由度就会更高。营销新人的岗位适应期,也能大为缩短。企业和个人,双双得益呀。有了基础人才的支撑,公司只是上市或者做大时,再另请“方丈”,形成完善的人才层次。 人才断层拖后腿,是第三道难关。做外销的企业,不懂内销;做贸易的企业,只懂生意,不懂管理。老中青断档,更是常见之事。制度体系难执行,是第四道难关。企业抓住外在发展机会之后,就必须打造自己制度体系,保障人才队伍源源不断的成长。老板和创业元老的几杆枪,从身先士卒,到队伍建设,再到士气激发,管理任务要重于业务操作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