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营销的两种论调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认为当今世界最错误的观点就是世人认为生产的问题已经解决,印象中中国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就曾经撰文认为人类世界已经解决了粮食问题。如果不是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或许我们也会认可茅于轼的观点,并以此沾沾自喜并无忧无虑,但是今天我们知道,舒马赫是对的。 市场营销From EMKT.com.cn界最大的问题也是犯了类似的错误,或者说就是一脉相承错误的延伸——大家都认为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通过形象、品牌、定位等加以区隔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才有了与市场相关联的广告、策划、品牌、定位等咨询行业的兴起。无可否认,的确很多品牌通过认知价值的打造在同质化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占据品类半壁江山,远超同侪,成为案例成为经典,似乎中国大部分名著于世的品牌都走过这条路,所不同的在于这些品牌赚了钱后,能够及时反省,强化自身产品价值的修炼。而那些沦为遗响的品牌则过渡迷恋于认知论,最终成为沉舟病树,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数以万亿的投入化为后来者的一声浩叹罢了。 品牌策略公司对企业的服务更多属于认知论层面的问题,而企业对产品及服务的打造与研发则属于价值论层面的问题。科特勒认为现在已经进入营销3.0时代,事实上我认为就中国企业而言还为时尚早,起码对大部分的行业而言还为时尚早,按照我个人认知论与价值论的观点,品牌形象阶段属于认知论阶段,定位论属于认知论与价值论混合阶段,所谓的营销3.0,我认为应该是属于认知与价值的高度融合阶段。目前仅在极少的行业或品牌中显现。当然,认知论与价值论的融合一定会是营销发展的趋势。 我常常以为,中国的企业营销从方法论而言早已绰绰有余了,可谓是汇聚全球之大成、百家之精华了。当前的核心应该转换为另外的两点:一、企业应该从方法论中跳出来,而切切实实的寻求孙子说的正合之道。实实在在的打造自身之产品及服务价值;二、作为营销、品牌、推广界的学者专家应该汇聚中外理论,寻找适合中国市场的战略之道,而非人云亦云,无视国情与行业之属性,生搬硬套过往某些所谓的理论。以削足适履的方式套在中国企业身上,实在是误中国企业深矣!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企业界的这个门那个门的事件,比如蒙牛的公关门、真功夫的排骨门、双汇的瘦肉精门,对了,补充说一下,前段时间看新闻,说有一批吃了瘦肉精的猪,被冠以“健美猪”的产品概念后大肆销售。实在是价值论的缺失与认知论的流毒所致呀! 昨天下午去了一个手表客户公司提案,品牌战略方案一次性就通过了,这也是我预想中的事情,但是,平心而论,方案能带客户走多远,内心的确茫然无知。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客户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认知论的层面,而对价值论的认识还严重不足。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