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蒙牛的企业文化问题 4月22日,在榆林鱼河镇中心小学,277名学因饮用蒙牛纯牛奶(学生奶)出现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接受了洗胃、吸氧等救治措施。这是三聚氰胺风波之后,国内乳业最大一起群体性“中毒”事件,也是蒙牛所遭受的最新一起信任危机事件。此次“中毒”事件发生地鱼河镇中心小学生源多来自附近农村的寄宿生和贫困生,该校大多数学生自2009年底开始喝奶。经学校申报获批,蛋奶从本学期开始普惠所有学生。 事发后,蒙牛公关部门的表现训练有素,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慰问学生、抽检产品、向相产部门送检,并依照他们自己的检查结果,判断产品没有质量问题,不排除学生空腹饮奶不适造成,以及学生之间的臆想作用造成群体不适。后来,中国From EMKT.com.cn乳业协会也出来表态,说是此次所谓中毒事件,应该是一次意外,责任可能在学生本身。但是正如蒙牛自己的相关负责人所言,“公众对他们说什么都不相信,就算这一次蒙牛产品真的没有问题,他们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服广大公众”。 这里的问题就出来了。中国有这样一些企业,规模很大,名气不小,市场操作可圈可点,但为什么公众越来越缺乏信任和信心呢?他们自己没有搞懂,外界也说不清楚。其实这是解释得清楚的。有一批企业危机事件处理的原则是这样的: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去处理,私下可以谈合解处理的办法,但打死都不要直接承认自己的产品有质量问题;他们可以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尽量加强质量管理,但是一旦涉及到成本问题,涉及产品的表象指标(如色、香、味、型等),他们也是可以牺牲一些质量,冒一些食品安全风险的;他们可以搞很多表面上很具有环保、低碳、节能、健康、安全特色的活动,但是更多的是做秀的表演;他们可以跟国内很多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建立很好的协作关系,但这仅限于这些专家必须要为我服务,关键时候要替我背书。 这些企业的相关部门做工作都“尽职尽责”,“有板有眼”,他们搞不懂为什么公众越来越不信任?即便是这一次蒙牛的牛奶真的没有问题,很多公众也宁愿选择认为这个牛奶可能是有问题的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 扪心自问,蒙牛,你对消费者的态度真的是真诚的吗?是发自内心的吗?这里面恐怕要打一个大大问号。三聚菁胺事件、特伦殊GMP事件、与伊利互相抹黑事件,等等等,哪一件事不是在公众面前“耍逞强”?哪一件事让我们看到了半点诚意呢?有这样一些企业,他们信奉危机事件是可以被公关的,负面形象是可以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刷新的,舆论是可以被收买的,公关技术品牌技术是可以玩转一切的,所以对消费者的所谓诚意都是扯淡的,企业利益才是至高无尚的。这就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这样的企业文化指引下的企业,高喊食品安全也只是技术性的、权益化的,是可以被更高利益出卖和强奸的。回过头来看看一些百年企业的做法,颇值得我们借鉴。丰田最近两三年,几乎年年发生召回事件,都是因为质量问题,他们主动召回,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不管是经济的还是声誉的。丰田章男也承认,丰田为扩张规模牺牲了质量,将会悬崖勒马,并为此深深道歉。召回事件对丰田造成的短期损失不容低估,但是长期一定是向好的,公众对丰田并没有失去信心,还愿意给他机会。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不同,造成操作手法的不同,进而造就公众信赖的不同。 蒙牛在技术操作层面是不错的啦。YQCB远强传播提醒你,你需要完善和修正的是你的看似光鲜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哲学,你需要的是深深的发自肺腑的诚意!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1531072760@q.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