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必过分渲染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关店 TESCO乐购在浙江金华和绍兴两家门店的消息似乎让业界和很多媒体都觉得异常兴奋,仿佛有种外资零售企业关掉几家门店就意味着这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快不行了。 诚然,以往我们看到的都是外资零售巨头攻城掠地、把本土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身影,虽然也有个别外资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偶尔闭店,但受挫终归不像今年这般“密集”:百思买宣布关店在华所有门店(几月后又宣布将重返),易买得门店打包出售,全家、罗森、喜士多等企业也相继关闭了其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门店…… 其实这都是一个成熟市场的正常反应,也是一个行业由初级阶段走向成熟发展期的标志之一。零售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关店还是开店,都应该淡然看待。 多年以来,“三公里死亡圈”等言论充斥眼球,我们将外资巨头的能力和威胁过分夸大,致使业界误读,他们是无往不克的。但这只能是一个神话。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我们必须明白:外资零售企业也并非就有“三头六臂”,市场永远在动态发展,有兴就有衰,有发展就有消亡,有开店就有关店,这都是极为正常的市场现象。 此外,各个企业、各个市场的情况都不一样,企业必然会根据时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调整战略。比如,倘若门店经过努力仍然亏损,或者与物业方存在分歧等原因,那么,难道一直亏损、继续纠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吗? 另外,业界和有些媒体对待外资零售企业也需要宽容,不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以乐天玛特为例,其在中国市场3年亏损或许不假,但这并不能说明乐天玛特在华市场的失败。因为并购江苏时代后的消化尚需时日,而且对中国市场的适应尚需时日。所以,现在评价成功或失败都为时尚早。 外资企业的适当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发力中国市场,这一点,从他们公开宣称的未来扩张计划就可一目了然。因此,舆论风向千万不要倾向于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已经败退的观点,这样很可能会误导行业尤其是本土企业的发展战略,这才是最可怕的。 当然,中国市场已经逐渐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外资超国民待遇取消,本土企业的强劲发展,以及中国消费市场环境和习性的不断变化,都要求外资零售企业抛弃昔日的成功经验,重新审视在中国既往的发展战略,否则,无论你在母国或其他海外市场有多强大,或者现阶段在华有多成功,中国市场最终可能都会对你投下“否决票”。 陈岳峰,现为《中国连锁》杂志副主编、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超市周刊》副主编。擅长新闻营销From EMKT.com.cn策划与公关宣传。熟悉商业,尤其对连锁零售业有独到见解,从事媒体工作9年,撰写了大量在业界深具影响的商业新闻事件与行业分析报道。发表作品近百万字,散见于国内各大报纸和杂志等媒体。Email: chenyuefeng@12.com TEL:010-8117261,MSN:chenyuefeng25@hotmai.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