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B2C品牌”的五道“关” 题记:过去的一年,华为高调进军消费者品牌领域,相继推出华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大众消费品牌,并扬言将于2015年左右将华为手机打造成为全球手机前三品牌。 2010年任正非表示:“华为终端要成为这个领域重要的玩家,到2012年,销售额要超过100亿美元。” 然而,撇开豪言壮语,作为B2B(企业对企业)领域成功典范的华为,能否在消费品牌领域(B2C)再创传奇,不禁让人深思。 笔者试从品牌塑造的专业角度,浅析华为B2C品牌之旅,必须顺利通过以下五道关卡。 一、品牌核心价值关——品牌DNA缺失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必须有自己的灵魂——品牌DNA。 2011年8月3日华为终端在北京举行了以“自在分享@云端”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华为终端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品牌理念“自在分享”,并推出了“云服务”平台和首款“云手机”Vision远见。同时,也首次在中国亮相了全球首款7英寸Android 3.2平板电脑MediaPad。 “自在分享”只是华为的品牌理念,并不是品牌DNA。品牌管理中心工作就是明确地规划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且在以后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始终不渝地要坚持这个核心价值。让品牌的每一次营销From EMKT.com.cn活动、每一个广告都是在强化品牌认知,向消费者传达核心价值的作用。久而久之,品牌就会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烙印。 华为终端官网,全无华为终端品牌的核心价值介绍。即便是企业介绍,仍然与华为集团介绍如出一辙。 由此可见,华为对品牌核心价值概念的认知,目前还是相当模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DNA的缺乏,必将越发掣肘华为终端品牌的发展。 二、品牌认知关——B2B品牌向B2C品牌的艰难过渡 在笔者及一些同齡人士眼中,华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B2B品牌。在消费品领域,还 不足以吸引我们。 从1987年至今的24年间,华为公司十余万员工殚精竭虑、拼命发展,最终成就了今天全球通讯行业老二的地位。2004年之后,华为手机开始出现,为电信等移动通讯合作商提供定制手机。至2008年左右,华为开始正式试水手机等B2C业务。不过,即便当时,华为的手机销售,依然靠的是移动运营商。从2010年起,华为高层正式确立了B2C业务为未来四大战略业务之一。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华为从事通讯等高端科技行业,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品牌,是中国 企业界为数不多的骄傲之一。但也就仅此而已,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与华为的接触几乎没有。事实也的确如此,华为在中国被主动或被动地贴上了“全球极具竞争力的通讯设备制造商”的标签。 华为要想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从强势的B2B品牌,过渡到优秀的B2C品牌认知,改变人们的心理业已形成的认知,这中间,有太多艰难的路要走。毕竟,之前的B2B业务太成功,而B2C却又是如此的不同。华为终端需要保持一种空杯的心态,抛弃之前B2B业务所有成功的经验,从零开始构思B2C业务。 即便是前途叵测的B2C业务,当前的战略仍然是大打价格战(历史无数次证明,价格战成就不了伟大的品牌),以低价形象出现。这一战略在B2B业务领域,屡试不爽,也确实为华为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B2C领域,仍然沿袭这一战略,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华为“低端”的品牌形象认知。可以想见,即便未来华为B2C业务取得既定目标,届时,若想摆脱低端形象,可能付出的代价十分巨大。 前车之鉴很多,华为如何成功,我们拭目以待(也许华为部分中高层至今还不以为然,毕竟之前的B2B业务太成功)。 前途是或许是光明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如果让消费者太痛苦,消费者就会把你抛弃。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