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消费升级砸中了谁? 白酒行业的消费升级这几年愈演愈烈,在几年前卖价约200~300元每瓶的白酒还被称为高端酒,而现在卖价在500~1000元每瓶的白酒也只能勉强称得上中档酒,因为普通茅台的价格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突破2000元大关后,对于茅台的价格上涨到5000元每瓶的呼声就开始甚嚣尘上。 2007年应某杂志的邀请,笔者写了一篇“湘酒鬼的传奇能否继续演绎?”的文章,里面提到湘酒鬼的主攻方向应该是300~500元的一线名酒留下的次价格带,后来的封坛酒鬼系列就是直奔这一价格定位而来。也该酒鬼复兴有望,随着体制的逐步理顺,因为这个价格带抓住合理,在一线名酒纷纷提价直奔千元大关后,酒鬼的这个价格带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作为先期就已经在培育这个价格带产品的酒鬼来说自然是博得了头筹,也让酒鬼在2011年实现了真正的复兴,占据了消费升级带来的先机。 目前的茅台、五粮液也看到了自身提价后留下的巨大真空,茅台、五粮液的夯实腰部战略就是试图用新的产品挤占这个价格区间,这也给到了地方产品新的危机,能否在消费升级后形成新的行业格局就要看地方名酒自身的表现。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地方酒企如何应对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怎么做? 一、品牌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拉升,你的品牌如果还停留在过往中低档的印象,你势必就会落伍,随着价格的抬升你要让消费者感觉到你的品牌也升级了,能够跟得上价格的提升。 品牌升级怎么做?肯定不是换一个新平面那么简单。你的消费体验要升级、你的店面形象档次要抬升、你的服务要提升,总之,跟品牌沾边的一律要有新的表现、而且是上档次的表现,能够匹配你的价格拉升。 二、产品定型 消费升级后谁都知道产生了一个新的巨大市场,用什么样的产品去应对这个价格段?这就涉及到产品定型。前面举了一个酒鬼的例子,茅台拉升到700~800元每瓶时,酒鬼紧跟着推出了300~600之间的封坛系列,2010年,茅台上涨突破1000元大关后,酒鬼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波复兴高潮; 2011年茅台从1500元上涨到2000元以上,酒鬼卖价1200元左右的内参带领酒鬼在2011年迎来了第二波复兴高潮。但是,不管是300~600元的封坛系列,还是1200元的内参,这些产品并不是这一、两年才开发的,而是三年、五年前就开发、定型了。消费者是需要慢慢培育的,不是产品一出来就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只有那种能够判断出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才会占据先机,产品定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高档产品的推广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个论断相信行业里面的人都不会再反对,无数的品牌、产品都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我们要抓住消费升级,就要提前明确自己用什么样的产品来迎接升级的到来,最好是适当再往前一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考虑两年后的消费是一个什么样子,而不仅仅是现在。打个比方,现在的湖南市场500~600元每瓶是主流,估计两年后1000元每瓶会成为主流产品,那么你现在定型的产品除了600元每瓶外,还要推出卖价在1000元每瓶以上的产品,这样在培育的过程当中,通过两年时间的沉淀,当1000元的主流消费到来时,你的产品才跟得上消费者的需要,你才不会落伍。而不是等1000元每瓶成为主流时才想到要推出,那个时侯又已经晚了人家半拍到一拍。 三、区域为王 全国性品牌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消费升级的到来并不会因为你不是全国性品牌就不关照你。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区域性品牌来说,怎么样做到区域为王才是最重要的。消费都有一个圈子心里,全国性品牌自然是官场和商务应酬必选科目之一,但地方产品成为地方官场和地方商务应酬的首选也是理所当然,既不会有损地方官员的面子,还会体现地方政府的政绩,为地方带来税收,只要产品质量不是特别差,地方政府一般都会支持,这就为高端产品的推广成功奠定了最为重要的政府基础。 你的区域为王策略打造不成功,消费的延续性就会受到质疑,到时候就算你有了对应的产品但不受地方消费者待见你的发展就会受阻,因此,区域为王就是为消费升级营造整体氛围、是一个必须的造势工作。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