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战:造牌之惑 做企业的核心是卖产品。要想产品卖得好,得有知名度;要想产品卖得贵,得有好名声;要想产品能长期卖得好又卖得贵,就既要有知名度又要有好名声,也就是要有品牌。 成功的品牌不仅能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隔开来,而且能提升旗下所有产品的附加值,它是企业克敌制胜、获取客户忠诚、赢得市场竞争的强大武器和重要保障:产品和服务不断换代更替,唯有品牌能划破时空、历久弥新,彰显企业的独特价值。 品牌的重要性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手机行业更为明显:同样平台和技术含量的一款手机,做工、材质和检测程度可能有少许差异,品牌产品和不知名的产品售价可能相差数倍,品牌对产品的附加值由此可见。一部手机产业发展史,也是一部手机品牌的造牌史。 造牌要解决二个问题:一是让别人记住你,二是给人留下好印象。而做到这些是需要时间的:让人了解需要投入资源,而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先让一部分人了解;此外,别人对自己认识和了解也需要过程。至于推广对象的先后顺序,则涉及到企业的策略甚至战略选择。 具体而言,打造并传播品牌要做好三件事情: 1. 传播什么:定义好品牌的内涵和外形,也就是确立品牌定位,设计品牌调性、价值主张及视觉形象等; 2. 向谁传播:选择并设定传播对象(一般都包括渠道传播和终端传播两个层面),这将影响到传播内容的设计; 3. 如何传播:根据传播目标和预算规划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如销售终端、户外、报刊、影视等)及传播策略组合(渠道组合、先后顺序、内容的综合); 以上三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总体来说:只有将合适的内容以合适的渠道向合适的对象进行传播,才能达至良好的传播效果。 手机行业历经10多年发展,已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造牌模式,主流的主要有三种: 1. 通过一款款单一产品的推广带动产品销售,并推动整体品牌的提升。大多数国际品牌如MOTO、爱立信、NOKIA、三星、苹果等都采用该模式,少数国产品牌如夏新A8也采用该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造牌效果。 2. 直接推广整体品牌形象,并借此带动产品销售。该种模式为大多数国产品牌所采用,如:TCL的“宝石手机”、波导的“战斗机”、康佳“彩屏先锋”、金立的“金品质、立天下”、朵唯的“女性手机”等,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而步步高和OPPO的“音乐手机”在高品质的产品基础上,以广告制作的精美和传播力度的空前成为其中成功的典范,并刮起了一股“音乐手机”旋风,引来众多中小品牌效仿。 3. 产品推广和整体品牌推广相结合,如NOKIA除开展产品推广外,同时也推广“科技以人为本”的NOKIA整体品牌形象,取得了长期霸主的市场效果。 这些模式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为各品牌的阶段性成功所验证。然而,品牌也不是万能的,离开了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的支撑,再强大的品牌也会江河日下,在风云变幻、波云诡谲的手机市场更是如此。一款iPhone的面世便彻底颠覆了以往的造牌规则,并迎来了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产品不再只是硬件,硬件终端在外观上即将经历严重同质化竞争阶段;产品的重要性远远超越其它,传统的游戏规则被彻底改变。 与iPhone一骑绝尘的成功相对应的:除了三星以群机战术还能抢占iPhone单机策略所留下的市场缝隙而持续增长外,稳坐多年霸主地位的行业巨头NOKIA迅速没落,摩托罗拉、HTC、RIM这些赫赫威名的昔日品牌并没能挽救企业的颓势,而众多中国品牌则陷入集体性迷茫。 市场上,除了三星和苹果正酣战正欢、中华酷联千元智能机在运营商的助推下高潮迭起外,就剩下在低端市场掀起波澜的“尼彩工厂店”呈生长之势;而传统巨头NOKIA、MOTO、HTC则上不粘天、下不接地;众多国产品牌则集体沉闷,就连把2G市场搅得风生水起的品牌大玩家OPPO、金立、步步高也深感压力巨大。 智能机是“从前端技术、专利的整个价值链的整合”,“OPPO和iPhone相当于凡仙大战,苹果在千里之外用意念就足以秒杀一切。”志在打造全球知名企业的OPPO团队对曾经涉及过的所有行业都相当有信心,但眼下智能手机这一战,他们却不敢保证。 在智能手机时代,产品怎么做?品牌之路怎么走?这是困扰业内所有人士的问题。“这是中国手机整个行业的危机,硬件正在受到软势力的强力入侵。”《中国企业家》如是说。对此,除了本土优势和抄袭竞争对手 “做软件商店、做云服务” 的策略之外,中国企业似乎还没找到更好的办法。 回到原点,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品牌规则依然有效:没有品牌做支撑的产品,即使品质更好,也可能既卖不出量更卖不出利润;没有好产品做支撑的品牌,也将黯然失色。对于企业的成功:品牌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品牌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只要还在市场上竞争,仍免不了要开展造牌运动。 只是,这一次支撑品牌的产品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产品!因此,造牌的游戏规则,也不会再是原来的那个游戏规则。 本土一线市场成长起来的营销From EMKT.com.cn人、手机及移动互联网行业观察者,联系电话>>: 18620326830,电子邮件>>: xxpgd@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