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们是二、三线市场竞争加剧的背后推手 过去看起来泾渭分明的地盘,现在开始逐渐融合,在二、三线市场激烈交锋了。 这种激烈交锋的背后,是几大驱动力量的交织,有些力量还将不断扩大并直接左右着营销走势。 商业地产逼迫 现阶段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品牌的利润基本让渡给商业地产了。只有为数不多、居于顶端的一些品牌,有能力与商业地产博弈,如百丽等。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不能走到“云端”的品牌,利润空间只能从二、三线市场攫取。 不仅如此,现在商业地产一窝蜂涌向二、三线城市。如果不提前到二、三线城市布局,当那里的商业地产开始大规模侵蚀品牌零售终端的利润之时再进入,将为时已晚。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中国新兴城市50强主要城市的优质零售物业总量约为1500万平方米。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大幅攀升至2500万平方米,预计在2014年会翻番至4600万平方米。届时中国零售物业总量的三分之二将在一线城市以外。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区域垄断型经销商催化 此外,垄断性的地方性商业资本,在各大品牌进入二、三线市场厮杀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各个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中,如银川、兰州、福州、厦门、九江等等,都存在一个或若干个垄断当地品牌资源和优质终端资源的品牌代理商,它们往往代理着几个到几十个品牌,在当地居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现象甚至在内蒙古临河这样的四线城市都出现了。 这些商业资本为了垄断优质品牌,积极主动将有实力、有潜力的、尚未将触角伸到当地的品牌纳入怀中,从而实现“共赢”。这股力量在二、三线城市品牌大战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已经是常态。 大型连锁商业俯冲 同时,与地方商业资本并肩而入的,还有大型连锁商业,如王府井、银座、兴隆百货等等,他们提供优质终端资源,地方商业资本垄断优质终端资源,而品牌运营企业则在他们搭建的平台上跑马圈地。来得晚的,或者实力不够的,只能任其宰割。 在这三股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二、三线市场的商业形态升级速度非常快。仅从店面的装修情况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二、三线城市主要商场、主要商业街的店面,近三年几乎被翻新了一遍,而且新一轮装修升级已经开始。 这背后的推手不言而喻。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