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茶,渐行渐远(1)--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几天在长沙,参加“中国茶业产业体系高峰论坛”,国内知名院士、学者、专家、科研人员、龙头茶企高管等,积聚一堂,为中国茶业的发展,交流、碰撞、思考、畅想,有一些收获与思考如下:
一, 供大于求 供求关系,始终把控着经济发展的基本脉搏,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跷跷板”。 企业管理从大的方面说,是追求资源效率最大化;小的方面说,是平衡供求关系与管理资金链。那么行业研讨与管理,也是这样。不论多么高深的理论研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能通过企业的行为去表达与演绎出来,都只能留给后世。 茶叶行业,目前供大于求。微观的层面,是研究“销”,而不是“产”。当然食品安全的焦点话题,成了棘手问题,占据了探讨“销”的时间,也是情有可原,但还是有点儿偏题。在茶叶大营销From EMKT.com.cn方面,需要大资本、大思维、大策划,来告知、打动那些被问卷调查中80%“也许会喝茶”消费者的心,而不是慢慢等待消费者适应。本次会议,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建树;而在茶叶种植与质量安全上,有很多卓有成效的交流。 茶业产业,目前供不应求。茶业发展最大的潜力,就来源于产业化,尤其是供应链的下游市场,以及横向的技术运用交流、合作与发展。比如,茶叶营养提取物的生产、加工与市场;茶叶机械的生产与市场;茶食品发展中的产品线宽度与深度协调;茶化工在中国市场的试水等。 将茶饮料的发展作为茶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实属正常,但目前茶饮料还是以饮料企业为主的市场推进,真正“原叶泡制”的茶饮料,却在艰难起步中。单纯从产业研究的角度,发展潜力巨大;但从茶叶企业集群而成的茶业产业看,却举步维艰。这需要整体政策的引导、消费环境的改善,持续不断的营销推广,等等。 茶树,全身是宝,所以有做“全产业链”的基本条件。从种植、加工、精制、运输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还有开发与运作空间,都还有做不完的事情。本次会议,特邀了“中粮”介绍了“全产业链”的战略决策过程以及市场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 现实中,茶业行业目前更多还只是茶叶行业。受资本、科研与管理的制约,走“全产业链”之路,会艰难险阻。那么政府引导、行业谋划布局,产业链的分工、协助等,需要未雨绸缪。本次会议,尝试着去碰了这些问题,很好,但深度不够。 用“联想”的话来讲,回盘一下:产业上,供不应求,发展潜力巨大,需静心研究产业化谋略与布局,树“领军企业”与“领军人物”;行业内,供大于求,发展受阻,需全力以赴市场营销,弱化文化、突出功能(科学性的研究与发布),抓住大众消费市场。 <待续> ---- 营销十年—秦 博主 于长沙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479726798@q.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