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商与电商的生存思辨 普华永道合伙人黄佳指着台下的听众说:“我现场做个调查,在王健林与马云的赌局中,认为马云会赢的请举手!”只有几个人举起手来。黄佳继续问:“认为王健林会赢的请举手!”无数只手举起来—因为听众中店商居多。
这是出现在“中国零售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高峰论坛”上的一幕,说来有趣,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是品牌厂商,邀请的嘉宾则包括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以万达为代表的店商企业,以及咨询调查机构、大学教授等各方“势力”。
在此次论坛上,各方各执一词,似乎没有了真相,只有不同的立场、理解和预测。与俞敏洪一起创立新东方的徐小平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社会的悲哀是,认为辩论就是混乱,认为不同观点就是分裂—辩论与不同观点的碰撞,恰恰是中国目前缺少的“思想市场”。
现将有代表性的观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文/普华永道合伙人 黄佳
如今,通过设备、资讯、服务,更多的人通过更多的硬件和软件与消费者、零售商和品牌商产生关联,由此给电商、实体产业都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增长空间。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我们面向全球调查了一些企业高管和消费者,发现原来大家脑子里的一些知识可能是假象。我今天跟大家揭开十个假象或者十个谜团。
第一个谜团。很多人认为,今天开会时,我们发微信,查微博。这类社交媒体会不会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渠道?很多人认为会。但是据我们调查,事实上只有12%的人在这些社交媒体上落户,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更多是专注自己喜爱的品牌,对一些新产品提出意见。那么,中国零售商是不是可以把社交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营销From EMKT.com.cn工具?这一点值得大家思考。当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未来占主导地位的销售平台,我们是不是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
我对一些企业家说,你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虽然它无法形成消费者,但它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工具。有个企业家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大家都在网上交流,一旦出现企业的负面信息,会滚雪球,对我来说是风险,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害怕这个风险,还是借用这个机会?
第二个谜团。虽说很多人注意到网店,但是大家是不是相信这句话—门店在未来将主要用来展示?我们采访了消费者,消费者的反应非常有趣。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有17%的人从不在网上购物,中国有12%的人从不在网上购物。哪个国家网上购物频率最高?是俄罗斯,30%的人网上购物。
事实上,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实体店非但不是一个消亡趋势,而且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国外实体店发掘了一些机会,通过网络100%销售的,反而转到线下开实体店。有一个著名的男装品牌,它的线下实体店,或者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完全不卖产品。它通过网上预约试衣服,试完以后再卖。它开了很多小面积的实体店,遍布全美。
这对于实体店是商机。换句话说,实体店吸引的是一些通过网上销售的品牌商,同时吸引一些喜欢线上线下互动的品牌。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去体验购物?我们统计的主要原因,首先,可以接触商品;其次,实时选商品,不必每天查商品是不是到楼下了,也不需要支付送货费。而且,每个人都有逛店的乐趣和心理需求,还有实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这也是人们去实体店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谜团。现在很多人使用平板电脑。那么,平板电脑会不会取代个人电脑成为网上购物的首选设备?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短期内是否定的。大多数人还是通过PC、笔记本电脑购物。中国可能是例外,由于中国过去网络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中国实现了跨越式进展。所谓跨越式进展,就是大量的网络用户,或者是希望得到多渠道零售商的用户,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中国近47%的受访者,他们在平板电脑上看广告或者广告互动的比例,远比其他国家的人多。因此,在中国,利用智能设备进行互动和广告投放,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话题。
第四个谜团。现在全球消费者行为,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行为是不是变得很类似?全世界增长最快的零售城市是哪几个?我们做了一个预测,从2012年到2025年世界上零售业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北京,接近10%的增长,而纽约只有3%到4%,欧洲几个国家的城市处于中间位置。
在国内,我们对消费者和经销商做了调研。一类是进入实体店,消费者认准了某个品牌。另一类消费者进入淘宝网,可能刚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很强的购买欲。第三类主要是进入社交媒体,消费者根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或者网上的状态来购买。当这些消费者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专家影响、网络影响的时候,市场上就需要新的体系了。
第五个谜团。我们调研了14000名消费者,发现中国网民年龄比其他国家要小,5年内价值不大。但是,我们调查了网购的频率。我们调查的受访者34岁以下的人占到81%,更多的年轻人偏好于多渠道零售,而不是单一去实体店。
第六个谜团,本土零售商比国际零售商更有主场优势吗?国外零售商进入中国纷纷败退,事实上我们的统计也一样,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本土零售商比全球零售商更有优势。但这是事实,也可能是一个假象。
为什么说是一个假象?我们通过统计发现,中国有很多多渠道零售商,排在前五位的是国美、苹果、苏宁、阿迪达斯和戴尔。什么意思?零售商和消费品生产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消费者眼里,没有区别。
第七个谜团,是不是零售商更接近消费者?看看中国品牌,56%的中国买家直接向品牌提供商、品牌供应商买货,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比例。零售商自己觉得好像跟消费者更近一些,但是,假如你没有一定的差异化经营,你没有创造体验的价值,消费者就会绕过零售商,直接与品牌商和制造商接触,原因是价格低、选择多、我就要那个品牌等等。
第八个谜团,网络渠道会替代门店吗?据我们调查,这也是一个假象。为什么?对零售商或者作为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零售商来讲,事实上,线上线下可以同步增长。这个发现很重要。但前提是,你是被别人中意的,被别人喜欢的。当你定位准确了,当你取得一定的成就,哪怕线下同样会取得很多成就。
第九个谜团,电商瓜分了零售的销售额吗?我们可以看到零售销售额在高速增长,事实上,不一定是电子商务瓜分了店商的地盘。
第十个谜团,低价是不是消费者光顾零售商的一个主要原因?据我们调查,价格仅仅排在第三位。在线上,信任远高于价格。而对于线下,当你成为消费者喜欢的,价格是个次要因素。而最新推出的产品、创新的营销战略等等,这些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十大谜团看起来,有挑战,有机会,由此我看到很多机会方面的东西。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价格不是决定因素。我的结论:店商没有被电商蚕食或者越来越缩小,实体店不会消亡,有特色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实体店会永远存在下去。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