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阅读】再论董雷赌局:格力的终结者不是小米,是海尔 i]【导读】12月15日,《管理智慧》的原创文章《董雷赌局,马云赢了?!》(欲阅读全文,请先关注微信公众号“管理智慧”,ID:shzb2010,输入数字“58”查看。)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虎嗅网等微信自媒体、热门微博纷纷转载、推荐。许多企业界、媒体界的朋友来电来信或者面谈交流,新浪财经由此邀请本文的作者白刚先生携《管理智慧》在《意见领袖》开辟专栏,期望推进持续深度的专业探讨。今天,白刚先生应广大读者要求,进一步梳理思路,结合交流新悟,将更加完整的思考再次推出,以期和大家深度交流,并借此表达对上文中所涉人、事的真实心迹,以及对广大读者的感谢! 正如他说的:“我希望格力能做出改变。从内心讲,我希望自己赌输,我更希望看到格力与小米的共同成长。那将代表中国企业的整体崛起!”——这也正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其中表达的深奥主题、深刻问题、逻辑真理才最重要。这也正是本文奉献的重要智慧! 深阅读专家:白刚,包政先生的弟子,管理智慧运营团队成员。更多来自包政团队原创和推荐的精华内容,请关注查找微信公众号SHZB2010。[/i] 近来有很多朋友来电讨论那篇评论董雷赌局的文章,推动我重读了一遍。然后就很为言辞的刻薄而不安,在此郑重向董明珠女士致歉!当然,我还是认为我讲得有些道理,我希望能引起包括格力在内的本土企业的深层思考——这也正是我的本意。 同时,也向之前我无意中伤害到、以及以后可能会伤害到的企业致歉,请求原谅!我无任何恶意,只想明确而直接地表达我的认知,与各位交流和讨论。囿于知识、信息或角度等局限,我存在偏见,观点并非都对,但我保证所有的言论都出于真诚。我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做有用的人,而非有名的人;其二,做管理者的诤友,而非良师。 我们希望把《管理智慧》建设成最受管理者欢迎的互动学习社区,希望它能推动企业做出改变:少走些弯路,最好能一次做对,尤其要避免死于无知,继而能够持续成长。这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工业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组织,而企业是组织的主要形态,企业兴则国兴。 回到主题,我继续与各位朋友讨论:为什么格力的理念代表落后,而小米则代表未来。 一、历史上,格力胜在真诚 上篇文章中我提到董女士说错了,格力胜不在工厂,而在品质。进一步延伸开去,格力不是胜在品质,而是对顾客的真诚。品质只是真诚的外在表现而已。这一点,格力值得所有本土企业学习,包括小米。 历史上的格力,不应该被否定,而应该被赞扬。我们的市场经济初期,商业领域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先是虚假的东西充斥,然后是过于浮夸。而格力坚持主流,坚持真诚地对待顾客,坚持靠持续努力来建立顾客的信任,在那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何其珍贵! 很多大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都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弄虚作假。人们会对领袖的“黑猫白猫论”断章取义来粉饰自己,此不赘言。中期,片面地使用规模经济理论,不断扩大产能、降低价格,进而倒逼供应链价格,结果降低品质、伤害品牌、赶走顾客。这是当前中国企业界的普遍性症结。 这个很重要,要多说几句。在市场经济初期,各个行业普遍性地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领先企业顺理成章地执行扩大规模占领市场的策略并得以成功,因为这暗合了规模经济理论。但马歇尔先生在提出规模经济理论时,就讲明了该理论的存在前提“市场供不应求”。很多管理者都忽略了这个前提,一味地追逐规模经济。结果在市场逆转,供过于求之后,陷入了困境。规模经济变成了生产和采购的局部环节的规模经济,而在市场端变成了库存,反成了规模不经济。 迫于出货的压力,又别无他法,只有祭出降价利器。不是一家如此,通常是行业的整体行为,所有的企业都竞相降价。一旦如此,企业就只能以更大规模进行生产,以求平衡价格下降幅度,就产生更大库存,然后更大幅度降价,形成恶性循环。这自然会倒逼供应链,迫使供应商也要降价。降价空间从何处来?当生产效率发挥到极致状态之后,“已经拧干了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剩下的只能是降低品质。于是,我们在各个行业看到相同的现象:不顾外在市场格局的变化,集体采用规模经济策略,导致产能过剩、品质下降,集体陷入价格竞争的漩涡。再加上行政化的推波助澜,中国经济的转型困局就形成了。 目之所及,几无例外。但格力是极少数的改革派,在普遍以价格竞争的时代,更显珍贵。坚持做最好,在市场混乱期是非常艰难的。品质是后验的,在市场不规范的状态下,消费者最容易按照价格来选择。所以,坚持品质者必然在很长时间内面临困难。我们的合伙人张兴旺先生在评价秀域在减肥行业乱象中后发成长而一枝独秀时,说“秀域卖的不是减肥,而是诚信”。这同样适用于格力。格力正是依靠这种坚持和坚守,一点点地建立顾客口碑,而后才有今天的成就。 本土企业的发展中期大体是追求规模经济的状态,而近期是追求时尚化。时尚化通常和速度联系一起,最初是作为规模经济的竞争利器而出现。所谓时尚化就是根据顾客对外观美的追求而不断变款、变量、变价,以此来抗衡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性。当年,TCL以速度冲击规模打败长虹,就是利用了彩电从功能化走向时尚化的变局。后来在传统手机市场,诺基亚和三星打败摩托罗拉、爱立信、索尼等,也是如此。 但时尚化也走向了极端,企业甚至刻意利用时尚化误导消费者或包装自己。时尚化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浮夸,甚至成了品质低下的掩饰。时尚化成了很多行业的救命稻草,企业借助时尚化而故意缩短产品寿命周期,增加非必要的更新换代,维持市场规模。一个现象是很有意思的:很多产品都是在标定的免费保修刚刚到期之后即坏掉。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宋丹丹女士和黄宏先生表演的小品。宋女士说,“你卖的啥破鞋呀,走100米就掉跟儿了”;黄先生说,“不可能,据我们统计,掉跟儿基本发生在110米左右”。 在这种格局中,格力仍然能够不为所动,坚持品质,甚至坚持不耐看的外观,以表露自己朴实无华的理念,真是弥足珍贵。这一点,连一直追求“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都要自愧不如。所以我们看到,进入21世纪之后,海尔的品牌在不断老化和低端化,而格力却受到顾客偏爱。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