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川酒六朵金花是如何盛开之五粮液:兼容并蓄的王者(5) 2013年10月31日,中国白酒金三角部分名优白酒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国白酒金三角协会会长,五粮液集团公司、五粮液股份公司前董事长王国春先生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发言----《川酒需向外省酒企学习》,其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第一句话是“我觉得我们要学习洋河,需要与“市”俱进,还不能仅仅满足于创造概念。洋河的绵柔型不是一种概念,也不是说几种香型酒简单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它进行了工艺上的改革,吸收了酱香工艺”。第二句话是“景芝确实不保守,比较开放,这是做大企业的胸怀,所以我们还要向景芝学习开放的胸怀”。王国春先生发言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五粮液为称霸中国白酒市场20年核心理念-----“兼容并蓄,锐意进取”。必须看到,即使在当下五粮液在营收与利润上还是远远超越了新科状元江苏洋河;而山东景芝无论其品牌影响力,还是经营数据指标与五粮液相比较都不是一个重量级选手,但五粮液并没有以老大自居,而是以十分谦和态度向小兄弟们学习!五粮液这种兼容并蓄,危机之上意识与观念对战略转型期中国白酒具有深刻启迪作用。 1、 五粮液:兼容并蓄的技术创新 五粮液引领中国白酒20年最重要基础是“技术创新”。仔细梳理发现,五粮液在技术上“兼容并蓄、为我所用”思想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对奠定五粮液在中国白酒战略地位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值得后来者学习。 首先,五粮液拥有傲视行业的原创性技术,其五粮浓香开创了中国浓香型白酒多粮浓香时代。五粮液是以精选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过“酿造”、“陈酿”、“勾兑”、“检测”、“包装”而成,开创了浓香型白酒第一次技术细分时代---五粮浓香。公元1368年的明朝初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五粮液用的就是“陈氏秘方”。此酒两名,文人雅士称之为“姚子雪曲”,下层人民都叫“杂粮酒”。1909年,陈氏秘方传人邓子均将酒带到一个家宴上,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了以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自此五粮液美名问世,悠悠盛名,已超过一个世纪。 虽然五粮液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工艺,但其在技术上并不保守,五粮液一直以来保持与行业技术间深度交流学习,为企业经营战略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其一,在技术上与泸州老窖之间交流与学习学习。可以说,两大川酒巨头五粮液与泸州老窖开启了白酒行业长达20年浓香盛世时代。上世纪50年,由轻工部推动浓香企业间技术交流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五粮液与泸州老窖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展开交流与学习,这种行业间技术交流极大地提升了浓香型白酒企业酿造水平,也给五粮液带来了技术上巨大提升。2008年12月26日,全国白酒技术标准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五粮液因此卓越技术能力成为秘书处承担单位,主要负责浓香型白酒国家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奠定了五粮液作为浓香型白酒代表市场地位;五粮液这种“兼容并蓄,为我所用”的技术思维,奠定了企业发展战略根基。2013年度,五粮液能够在行业形式急转直下背景下迅速推出了五粮特曲,五粮头曲系列产品,不得不说与五粮液在技术上长期战略储备有很大关系; 其二,为了进入酱香型白酒领域,五粮液进行了长达10年技术与酿造储备,使得该企业成为四川产区酱香型白酒产能储备与技术水平最高公司之一。为了支持股份公司对于酱香型白酒战略需求,五粮液与贵州茅台等酱香型白酒企业展开了深入技术交流,并结合宜宾酿造环境实现了酱香型白酒规模化生产。五粮液于2009年度山东济南秋季糖酒会上成功推出自己酱香型核心产品----永福酱酒,永福酱酒产品技术成就与产品口感得到了来自贵州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先生等行业大佬高度称赞,也获得了来自中国酒协等权威部门技术认定,永福酱产品于2011年8月获得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白酒技术创新典范产品”殊荣。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