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海战到品牌战是必然趋势 人海战,在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中国随处可见,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使用廉价劳动力,到大批量进城的农民工低薪苦力,再到国际企业代工厂在中国遍地开花,无处不在彰显着人口大国带给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天然的优势,早年间低廉的用工成本,漏洞百出的工人权益保护制度,求快求大的发展战略,让一批批靠着时代人口红利的企业大赚特赚,也让世界各国嗅到了中国人口红利的味道,最终把中国催化成为了世界的工厂,中国制造的烙印至今还没有改革性的变化,国外知名品牌将污染大、利润低的代工厂大规模的迁徙到了中国,在早些年的招商引资中,为了赢得大投资,各地都会双手欢迎,但当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人口红利越来越稀薄,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如何推动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向品牌腾飞的中国创造转变呢?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年轻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在2008年至2012年4年时间里,农民工平均年龄增长了3.3岁。其中,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由11.4%增长到15.1%,41—50岁的农民工占比由18.6%上升到25.6%。在上一代民工日渐老去,新一代劳动力大量转向的同时,部分产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却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接受网易财经访谈时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确实已经过去,所以继续维持长期低工资是不可持续的。无论是从统计局的数据还是李毅中部长的言论,我们都能清楚的感受到了中国劳动人口红利大势已去,在人力、原材料等成本急剧上涨的今天,对于继续做着代工角色的中小企业来说,会被压的越来越喘不过气来,薄如刀片的利润无法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对于没有产品附加值、没有强大资金实力、没有高水平团队的众多非代工企业来说,也同样会举步维艰,从人海战中成功剥离将是未来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想要掌握核心科技间接减少人力依赖的想法,对于资金捉襟见肘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一样是个难题,像富士康一样投资引用机器人代替人力,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还很遥远,在笔者看来,从软实力突破和硬实力突破的选择中,前者可能更适合广大中小企业的现状,从以定位、营销From EMKT.com.cn、传播等元素为核心的品牌战略突围,比从大投入、高成本的硬件提升更容易以小博大,细处求胜,在此,笔者简单说几点关于从人海战向品牌战转型的建议: 1、聚焦核心产品,削减横向的产品线;很多中小企业在缺钱缺人缺技术的三缺前提下,还保持多个品类,很多产品系列成了累赘,知名大企业都知道坚持聚焦明星品类,打造尖刀产品,像康师傅方便面的明星主打产品红烧牛肉面、统一的老坛酸菜方便面、香飘飘的奶茶、加多宝的凉茶,都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但作为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还要做实力不大蛇吞象的事,未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聚焦核心品类,聚焦核心产品,必然会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提高每个员工创造价值的能力,最终推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品牌密集型转变。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