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创业之前,你得先把自己经营好 “老师,我大学读的专业不好,大学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这四年算是白过了。大学毕业后先后找了两份工作,一份干了一个星期,另一份干了两个月,不太满意,辞职了。现在在家闲了半年了,也没找到适合的工作。现在有创业的想法,想拼一拼,不知道老师怎么看?” 在第一职场网进行“教练式”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这样类似的客户我遇到过不少。很多人觉得创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简单到作为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退路。但我不得不对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泼一盆冷水:你连工作都找不到,凭什么去创办一家公司?你连自己都经营不好,又凭什么去把一家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不要再跟我说什么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毕业、坚持就是胜利、有激情就有动力等等那样弱智的成功学故事了。真正成功的创业者,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不是靠讲故事发家的。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既有打工的经历,也有创业的经历。我很反对那些一毕业就创业的做法,以及社会上流行的相关论调。相比较打工,创业更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挑战更高的工作。在正式创业之前,你有必要去打一段时间工,对社会、对职场都要有一个最起码的了解。否则,盲目创业的结果,只是死路一条。除非——你真是一个商业奇才! 一、要成为创业者,首先要具备“创业者思维” 我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之一,但我刚进公司那会儿,公司还只是一个拥有20几个员工的小公司,成立不超过3年,只有3个客户。公司的董事长是个典型的工作狂,每天早出晚归,外出谈业务,经常见不到人。在此后的几年中,由于公司经营得方,业务发展得很快,员工队伍也迅速壮大,但我们还是经常有“人手不够”的感觉。员工们加班加点,甚至完整的周末休息日都没有。有时候这个客户的项目还没有做完,老板一个电话,就让我们去参加另外一个新项目的启动,风雨无阻。 当时弟兄们都在抱怨:业务都做不完了,为什么老板还要拼命接新客户?也有人向老板反应员工压力太大,不要再接那么多的业务了,但无济于事。后来我自己创业,创办了第一职场网,要深刻地理解我的老板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最害怕的不是业务做不过来,而是压根儿就没有业务! 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我们曾经有整整半年的时间没有业务。很多人觉得老板很强,比如马云,始终展现一种自信。但实际上,老板的内心很脆弱,很害怕,最令他害怕和担心的就是没有业务!因为这意味着公司正在坐吃山空,等死啊! 如果说你的工作压力大,我承认;但压力最大的绝对不是你,而是老板!你要想成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具备的第一个素质就是“创业者思维”,即:像你的创业老板那样去思考,如何去经营好这家公司?你必须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你或许会说,我思考了也没用,老板未必听我的呀!这是一个误区。你思考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让老板听你的,而是在你自己的内心里进行一场实战模拟:我觉得公司应该这样干,而不是那样干。但实际上公司到底是怎样干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都是由老板决定并执行的。你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老板的现实做法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哪些想法是靠谱的,哪些是离谱的。通过这样的模拟演练,你大体可以知道经营一家公司到底需要考虑哪些层面的问题。 二、要拥有创业者心态 什么是创业?按照我的理解,“创”指创造,“业”则意味着你一生要经营的事业。创业,指的就是创造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用一生去追求和经营的事业。创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马云那样,跳出来,成立阿里巴巴,创造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司;另一种是像马云旗下的那27名合伙人那样,虽未拥有自己的公司,但他们将在阿里的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并为之拼搏和奋斗,最终他们成为公司的管理层,获得股权激励,以另外一种方式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没有胆量和勇气去独立成立一间公司的,更多的人会选择在他人的平台上成就自己。 公司曾经招聘过来一个应届生,都来公司3个月了,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状态。有一天他突然找到我说要离职。我问他,“你为什么突然要离职呢?”他顿了顿,“说实话,这里的工资也不高,我都来三个月了,也没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在这里太浪费时间了,我要换一份更好的工作。” 我静下心来,“你的想法我也理解。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更好的、更有前途的工作。假如我现在同意你走,那你能否告诉我,你找到一份比现在更好的工作的筹码是什么?凭什么人家愿意付给你更高的薪水?”他无语。 很多人都抱有这种“打工者心态”:公司给的工资又不高,福利也没有那么好,干嘛那么拼命?但对于公司来说,老板同样也要考虑:这个员工做事不积极,也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为什么要提拔他,为什么要支付他那么高的薪水? 如果你觉得你值那么多钱,首先应该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是你谈判的筹码。如果你两手空空,你注定是个输家。而要想成为人生的赢家,你首先要摒弃的就是“打工者心态”,并以“创业者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是在给别人打工,而后者则是认为在为自己打工。只为在为自己打工,你才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创造最大的业绩。 举例来说,一个公司里,所有的人都人浮于事、不关心公司的前途和未来的时候,肯定还有一个人更关心这个公司的命运,那就是老板。因为这间公司属于他自己的“财产”,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关心。为什么其他员工不关心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这公司与自己无关。工作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要积累更多的筹码。而这份筹码来自于你当前的工作。假如你现在的工作在混日子,你的筹码无法积累,以后再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就更加困难。所以,千万不要以“打工者心态”去对待工作,这样只会害了你自己。只有以“创业者心态”去对待,把自己每一天的进步当成获取更好前途的筹码,你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