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谁会是O2O的最后赢家?【O2O三篇之三Ⅱ】 继电商概念修得正果之后,O2O成了理所当然的接班人。遗憾的是,电商在一片质疑声中顽强崛起,而O2O则在一片追捧声中举步维艰。继美国的O2O家政鼻祖Homejoy于2015年7月31日正式关张,一份涉及国内16个领域、千余名企业O2O阵亡的名单,也在网上悄然传开。 很多对电商“过去爱理不理,今天高攀不起”的传统企业,正为自己的短视狂抽自己耳光之时,O2O这股暗流涌动的死亡气息,惊得他们刚刚迈出的小碎步,又开始踟蹰不前。 这段时间,不断有人问我:O2O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如果不是,谁又会是这场游戏的最后赢家?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你得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消费者会选择支付和交易分离的O2O交易方式?相较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模式,以及先交钱后发货的电商模式,O2O的交易方式到底存在哪些优势? 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要线上支付?从O2O的支付模式来看,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所付款项其实并未第一时间到达服务方的账户,而是进入了一个所谓的第三方账户。在线下交易完成后,消费者再确认付款或提出退款异议。所以,网络支付在这里主要起到了类似预订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这么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预定消费呢? 我想,除了电子支付的方便快捷使其成为必然趋势外,现实需求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商品有促销,要抢占促销名额;二是为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进行必要的消费人数控制,导致产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如爱马仕的实体店会对入店人数进行控制;三是在平衡价格和服务的前提下,产品服务由非专职人员提供,或者专职人员的碎片化时间提供,不预定就会影响服务效果,前者如Uber专车,后者如上门的家政服务。 可以很明显看到的是,今天的电商之所以实现网上支付,主要是第一类情形。第二类和第三类情形,正是O2O可资利用的机会。 其次,就是要弄明白为什么要线下交易,而不是采用电商的物流、快递的发货服务?按照同样的思维逻辑,我们发现消费者接受线下交易也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产品本身是“非提袋商品”且必须借助面对面的交易,如按摩服务;二是产品体验是商品购买的决策前提,没有体验就没有购买或极少购买,如突破性的新产品、新品类推广;三是在平衡价格和服务的前提下,产品的存储、运输有较强的时间限制,本地化服务的优势更加明显,如生鲜水果的交易。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O2O支付和交易分离的模式,在电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平衡供需之间的关系、优化社会闲散资源、拓宽销售渠道、以及增加消费者体验,这是O2O商业模式提供的社会价值,也是O2O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所以说,O2O会不会昙花一现,取决于能不能将电商留下的市场空白和服务,进行填补和优化。因为在这个市场上,电商对零售消费形成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价格环节。在交易的内容、交易的方式、服务的质量方面,不仅没有提高消费者的预期,相反还有所降低。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