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读懂了互联网下消费心理的变化了吗?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消费者的研究历来都是商业竞争中的核心,从横向的消费者的兴趣、习惯、、性格、气质,到纵向的消费者价值观、文化氛围、族群特征等,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消费者的心理,就能在市场中战无不胜。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以互联网变革中的电商淘宝为例,从2005年到2015年发展的黄金10年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历经了很多的变化,你是否读懂了其中的购物心里变化,并且能够准确地去把握住这背后的市场机会吗? 第一阶段,2005年-2010年,价格带来的刚性需求 网络购物的兴起与其说是技术变革打破了地域时空上的限制,更直接的原因还是通过网络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北方人想要吃到南方的点心,除了付出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要去承受层层经销带来的加价,而电子商务的兴起,直接就跨过了经销商们,实现了点对点的直接交易,价格上的巨大落差带给消费者的是巨大的兴奋,在这个阶段,消费者网络购物就是刚性的需求,这也是电商初期能够快速发展的根源。 这一阶段,更敏感于商品价格,消费者的需求大多集中在商品功能的直接感官刺激,只要价格低,都不会愁销路,诸如便宜的漂亮衣服,便宜的美味点心,便宜的家居饰品等等。 第二阶段,2010年-2013年,品牌带来的价值需求 当大家都能买到便宜的商品时,一部分消费者不再单纯的追求低价商品,对于商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功能层面上的需求,希望商品能够带给他们价值上的认同感,更关注商品内在的品牌涵义。 14年双11期间,淘宝天猫在电视媒体上投放的宣传片主题,让大牌走下神坛,不仅仅是打破价格的垄断,更多的是淘品牌的崛起,淘宝和天猫不再是作为便宜货、山寨货的集散地,而是作为一个主要的消费品市场购销中心,低价也不再作为唯一的宣传策略,在这里,消费者是能够买到符合内心价值的品牌的。 这一阶段,更敏感于商品价值,消费者开始不再满足于商品功能层面上带来的直观感官刺激,对于商品,更多的希望得到品牌上的认同。 第三阶段,2013年开始,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黄太吉、雕爷牛腩、海底捞、三只松鼠、小米手机、锤子手机等等,可以说是2013年到2014年间,最火的话题。从极致的体验到发烧的粉丝经营,再到情怀的营销From EMKT.com.cn,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当品牌的选择已经太多,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品牌很难提出更高的要求时,那就去创造需求,无限放大消费者内心的情感需求和欲望,潜移默化地让消费者对商品和品牌产生内心的共鸣。 这一阶段,更敏感于情感认同,购物行为变的更为多样化和不可琢磨,但无一例外的都是被打动了内心或者满足了欲望。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374088964@q.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