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榔,成瘾性食品的攻守之道【槟榔三篇之一】 旅行社的地导都是擅于编故事、搜索段子的高手,所以去过云南、贵州、陕西的人,都能听回来关于各显特色十八怪的故事。在湖南旅游的人,虽然听到的东西从数量上不解渴,但是“没有辣椒不成菜,口里嚼着木头块,说起话来像老外”的湖南三怪,也多少满足了外地人寥胜于无的观感。而作为区域性销售特别明显的食品,槟榔呈现在潜在消费者面前的第一个形象,居然是用一个“怪”字总结的。 说槟榔是湖南一怪,其实也不冤枉。其一,湖南并不是槟榔的种植原产地,但他却成了最大的加工生产基地、消费基地;其二,槟榔作为一类有某种依赖性消费的商品,他既没有像烟草一样,成为国家管控的专卖模式,也没有像酒水一般,演变为一个全国性的消费商品;其三,这个“舶来品”的消费方式,不仅没有遵循海南的正宗原创,反而用自身创新的食用方法,在各地市场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从产业格局上来说,湖南槟榔用自己的方式,成为了另一种站在海南槟榔产业门口的“野蛮人”。 在一个野蛮、灰色的产业带上,用着一种野蛮的方法野蛮生长,可以基本概括湖南槟榔这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古语有云:食有三品,食品、瘾品、毒品。食品为六谷之饭;毒品则是当代定义的海洛因、大麻、摇头丸等;瘾品则当属烟、酒、茶,酸、甜、辣类食品,槟榔属于典型意义上的瘾品,如果从轻重度上来分,可能槟榔是仅次于烟之后的成瘾性食品。这也是槟榔市场一旦“真正”打开,销售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原因。 我为什么要说“真正”这个词呢?是因为各个槟榔品牌的起伏来去,依然还没能让诸多槟榔营销From EMKT.com.cn人明白,槟榔食品的营销战,本质上就是一场果源争夺战。我们将槟榔行业的各大品牌梳理之后,就不难看出槟榔这种特殊的食品,果源在营销竞争中的特殊地位。 产品派:胖哥槟榔 熟悉槟榔营销历史的知道,应该说1995年以前,槟榔市场属于湘潭一家独大、胖哥崭露头角,小摊小贩的切口槟榔还有较大市场空间的状态。这段时间市场的规模化、品牌化还处于萌芽阶段,胖哥槟榔的老板也刚从一个高超的手艺人阶段,转型到一个行军打仗的企业老板。他在手艺人阶段积累起来的产品认知,帮助他积累了足够的市场口碑,所以,在湘潭,真正会吃槟榔的人,或者叫做槟榔的重度消费者,一定是吃胖哥槟榔。其一胖哥槟榔的原籽筛选控制非常好,这相当于是选择在绸缎上绣花;其二,烟果的熏制、卤子的调配也确是王继业这个盲人老板的天赋,对槟榔口味足够敏感的先天优势,将胖哥槟榔调配得劲道大,口味重,一旦习惯了胖哥的口味,对其他品牌的槟榔就会食之无味。这个优势,成为了胖哥槟榔安生立命的根本。
投机派:小龙王槟榔 但重口味既是胖哥市场守成之道,也是胖哥槟榔拓展之弊。初食槟榔者,如果食用胖哥槟榔,会觉得严重地胸闷、发汗、头晕,不适状况非常明显,所以胖哥槟榔在消费者培养上面就存在明显短板。1995年之后,小龙王槟榔异军突起,在湘潭以外的市场刮起了一股槟榔热,基本上复制了胖哥槟榔在湘潭的盛况。而小龙王之所以崛起的原因,是因为他推出了味道偏甜、韧性偏软的青果口味。从真正吃槟榔者的角度看,小龙王当时用的原籽是极差的,但正是因为用的原籽比较差,槟榔的冲劲也就没有那么足,对于实施一场全民性的槟榔消费的普及,显然力道合适。那些年,湘潭市场之外,小龙王的风头完全盖过了胖哥。但小龙王沉迷于一战成名的产品策略,2003年左右,小龙王没有看到消费普及后的产品升级需求,既没有及时对产品进行口味更新升级,也不愿在市场策动上面抢先发力,虽然在2005年后被市场逼得做了无数改变,但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了2003年,小龙王错失了企业再上一个台阶的黄金时间。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