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新营销 > 新视野 > 线上与线下的洗牌已经接近尾声

线上与线下的洗牌已经接近尾声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5-12-28, 作者: 丁忠卫, 访问人数: 3248


  这两年,互联网对实体店的冲击可谓是排山倒海,在马云的多次激情演讲下;在双十一的奇幻夸张的数字刺激下;在克强总理“互联网+”的感召下;在集体唱衰实体经济氛围下;做实体的企业家们,经营实体店的老板们,以及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们,一个个对互联网经济顶礼膜拜,对马云们更是赞声一片,就连微信朋友圈都被“马云说”给占满了,“马云鸡汤”成了全中国人民的强身健体的大补“大力丸”。

  一时间,企业家们到处寻觅线上营销From EMKT.com.cn精英;经销商们也迅速入驻淘宝、天猫;开实体店的老板们由于抵挡不住线上的低价及高额的房租成本纷纷关门也涌向了线上或是改行;老百姓除了嘴上多了关于互联网的话题,也在蠢蠢欲动,也想搭上互联网这辆高铁创业成功。“互联网+”是国家战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也只是个口号,意思是说国家支持创业和创新,就像“全民抗战、万众一心”一样,并不是要每个人都上战场才叫抗战。可以说,此时,到处都开启了疯狂模式,企业忽略了线下的运作与维护,经销商为了线上的销售一再降价,实体店的老板不去研究如何调整经营思路,只是人云亦云地认为已经无力回天,被线上颠覆已成定局。

  在此期间,笔者也曾撰文给大家泼了些冷水,避免全民互联网过热,毕竟国家的经济还是要靠实体。2015年的下半年,舆论一边倒的情况开始改变,这个时候大家也发现了,把大家都忽悠到线上的马云在做什么?先后收购和入股了南华早报、光线传媒等25家企业;收购了中国文化传播、华谊兄弟等影视公司;收购了苏宁;收购了香港银泰商业等等,虽然之前收购了很多互联网公司,但最近的手笔全是实体,这些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今年的双十一和去年的双十一除了数据上的增加,还有些什么不同?今年十月底的时候,笔者在手机上、网络上还没怎么见到关于双十一的宣传推广,而去年呢?提前一个月是不是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这是不是也说明了些什么呢?

  随着许小年、吴晓波这些有良心的专家及财经记者的言论出现,互联网热正在慢慢降低。其实,前几年线上销售火热,一方面是有假货的功劳,但最重要的方面还是因为实体店长时间的“作威作福”,失去了为消费者服务的根本了,一味着去盘剥厂家和经销商,糊弄消费者,最终给了线上销售的销售良机,一度打的实体店满地找牙。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实体店,当然也包括厂家、经销商这些常年经营实体的老板们。下面,笔者就笔者认为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来帮助线下做实体的老板们进行一些反思。

  一:产品的价格

  多年来,做实体的倡导的是终端为王,渠道致胜,所以,厂家靠团队、渠道、终端来竞争,形成了产品特有的、基本固定的定价体系,厂家、经销商、卖场三方的利润都必须要保证,只要中间有一方私心重一些,产品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就较高,当互联网平台出现之后,线上产品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价格便宜,再加上互联网天天宣讲的是少了经销商、卖场这两个环节,产品价格低是自然而然的,这是让利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做实体的,咱们暂不说互联网宣讲的是否有道理,先从自身去找原因,咱们能否在产品定价上重新考虑一下?厂家、经销商、卖场的毛利润非得这么多吗?为什么不能行业内自我调整一下呢?从暴利调整到正常赢利应该不难,只是很多人不想,但有了互联网,你就必须去想,这就是洗牌,洗牌就是将暴利时代洗走了。

  过去,卖场除了在产品上要利润,还要从厂家、经销商身上收各种形式的费用,还要从租的场地再外包一些商家挣取房租,有的甚至包出去的租金就已经弥补甚至超出了整体包下所花费的租金。这种经营模式不可谓不赚钱,但赚的钱肯定是暴利,最终不还是要加到产品的售价当中?卖场不能不顾厂家和经销商的死活,所有费用全要他们承担,很多卖场的理货员工资都是由厂家和经销商来承担,而卖场除了员工的工资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经销商也是如此,每个厂家的产品甚至是每种产品,不加够毛利是不会卖的,定价时基本是不考虑公司的综合毛利和综合利润率,而是简单的按不加够多少个点就会赔钱这样简单的逻辑进行产品定价。笔者认为销商的公司完全可以做到公司赚钱,而不是要每个产品都要做到相同的利润率的产品。厂家定价呢?生产原料的成本、人工成本、市场费用、广告费用、营销费用、生产利润、营销利润通通会对每个产品这样来一遍,产品还未开卖,就已经把所有利润算完了,卖了多少只要乘以多少就是赚了多少,但笔者认为这样还是有些机械,这应该也是同样质量的产品,小企业始终能比大企业卖价便宜的主要原因吧。笔者认为厂家定价时应该在兼顾了上面所列费用的同时,也要考虑规模化生产和销量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而真正的变成大企业的质量,小企业的价格,这应该是消费者所希望看到的吧。

  再说说线上购物的定价,前面说过,互联网宣讲的是线上比线下少了经销商和卖场这两个环节,所以价格便宜,笔者认为也不见得会便宜多少,甚至可以说不一定便宜,可能更贵。线上的购物平台和卖场有多大区别?产品想上去卖,是不是要交品牌入驻各项费用?做促销、推广是不是要买聚划算、双十一等相关费用?想排名靠前是不是还要交费用?刷单也有费用吧?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只会比卖场多不会比卖场少,这些费用不加到产品上,那就只有赔钱,经销商少了吗?厂家如果只是自己去做线上销售,覆盖面能有多少?不是还要依靠线上的经销商?只不过这些经销商没有叫经销商而已,而是叫电商。有哪个厂家是由一个电商运作起来的?电商不要利润吗?再有,线上的产品怎么送到你家的?当然是快递,快递一个件按5-8块钱来算,很正常,厂家发到经销商再发到卖场,也差不多就是这么多。这样综合来算,线上的价格会真正比线下便宜吗?所以,笔者认为线上线下的产品价格应该像国外一样,不相上下。而如果真是便宜,那肯定是因为:1.线下经营的问题;2.线上厂家、电商亏本赚吆喝。3.厂家、电商和马云是亲戚。4.假货。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2 0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