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品牌的三个境界 对于国内企业,品牌经营管理其实完全是一个即熟悉又难以把握的企业难题。我们在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咨询过程中,和国内一些作服装品牌的企业就现有的品牌经营谈了许多认识。他们认为,即使国内最好的品牌服装企业也不知道将来还要做什么。也就是品牌如何发展下去,何况中小品牌企业。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国内企业做品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把经营企业看成赚钱的一种手段,其实是很简单的。只要不择手段,加上经营者的胆识,外加一点银行贷款,不会有人追究你的钱是从那获得的,可以作到“每一个铜板都滴着肮胀的血”,“邮票大王”卢俊雄《福布斯》富豪、“壹加壹洋服”创办者陈展鸿(广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中国蛇王”钱龙飞、春都等由盛转衰的路程说明背弃做企业做品牌的目的,走上了只求速成甚至不择手段的道路的危害性。做了富翁,却毁了品牌。 在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知名企业的经营手段遭到外界各方质疑,继而造成名牌企业光环消失,各种黑洞暴露无疑:不诚信、造假账、违法经营、欺骗投资者和消费者,不仅有那些暴发户式的速成企业,有刚刚在海内外上市的新兴企业,也有一些多年来一直风光无限的主流企业。 国内企业品牌经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企业的认识,做品牌其实是因为遭到国外企业的品牌文化的冲击而不得已为之。如果不做品牌,首先,各级主管部门不答应,所以在中国才会有各类名牌协会,才会出现主管部门大力推动名牌建设的政府行为,才会有所谓的层出不穷的评选活动。因为有这么多压力,企业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懂也要做品牌;其次,企业自身的攀比的虚荣心造成的,因为名牌企业会受到地方政府的特殊照顾,所以即使盲目经营品牌,只要能够得到名牌企业称号也在所不惜。据大连市工商局连续两年的专题市场调查表明,一些企业取得大连市著名商标称号后,不思进取,产品质量逐年下降,市场逐步萎缩。有的甚至利用著名商标做幌子,采取“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办法,抓产量、轻质量,搞短期行为。第三,中国企业做品牌并没有上升到经营理性行为上,突出表现在“标王”行为意识盛行不衰,花样翻新的促销、各类媒体炒做,明星广告效果、甚至借用法律诉讼行为张扬企业品牌知名度等嫁接手段进行品牌经营。做真正的品牌经营太累而且短期内见不到真实利益。这就是目前中国企业品牌经营的目的不明的真正原因。 透过世界级品牌的发家史,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企业发展初的资本积累期,很少企业注重品牌经营。SONY也是在企业经营多年后,由于盛田昭夫出国考察发现了品牌成功的契机,而导致SONY——这一世界品牌的诞生;耐克在驰名全球之前仅仅是一家贸易进口商。但是,一旦企业发现做品牌的时机到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经营品牌,他们经营品牌的目的是提供“触动消费者心弦”的产品、创造全新的市场与需求。这也正是Sony公司在50年间取得巨大发展的动力原因。而耐克已经把生产运动鞋变成了一种快乐运动的生活行为典范。 但是,作为国内企业却缺乏这种品牌意识和经营品牌精神,更缺乏运作和管理品牌的实际动作。所以,即使像前几年成功的一些品牌,如春都、三株、巨人、秦池等扬名一时的品牌在这种意识的操纵下成为了牺牲品。他们做品牌的目的只是“开进一辆桑塔那,开出一辆奥迪”。经营品牌的意识完全局限在过把做品牌的瘾上,脱离了作为一个企业家经营企业做品牌的真正目的——让品牌成为企业赢利的摇钱树。国外企业做品牌是种树——意在长远;国内企业做品牌是干大棚——追求速成。两种经营意识和经营行为,产生的结果自然是截然不同,天壤之别。 第 1 2 3 页 下页:国内企业做品牌的现状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