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我们是如何用情怀感动自己,并把自己玩死的? 一、做企业,要不要讲点情怀? 一种人,用情怀感动了自己,并把自己玩死;另一种人,用情怀感动别人,且行且行苟且。 首先我讲一下自己,是怎么样用情怀玩死自己的。 1 第一次,是刚刚离开大学进入社会,心中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和情怀,于是,刚进入职场时所做的这些“卑微”工作都不是自己想干的,每天上班的时候可能还认真做点事情,下班之后首先想的就不再是如何提升技能,让明天的工作做得更好,而是做着一些不切实际遥不可及的梦——梦想之中充满着各种美好的情怀。 结果呢?想找一份高价值的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现状和生活吧,没有一个人想要你,因为你不具备有价值的工作胜任能力,最后,经过几年惨痛的教训之后才明白一点,要脚踏实地,要先改变自己,掌握更多专业的技能。 此刻想起李宗盛给赵传写的一首歌: 每一个晚上,在梦的旷野我是骄傲的巨人每一个早晨,在浴室镜子前却发现自己活在剃刀边缘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2 第二个阶段是在我暂时放下梦想和情怀,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五年之后做到了做全国市场的一家公司总经理,这个时候情怀又开始作怪了,觉得自己有些能力可以帮到更多的年轻人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想通过互联网做一个平台,帮助更多的人。 于是抱着巨大的情怀建立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可是手上又没多少钱,最后因为这种情怀和梦想太大,而那些团队成员包括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撑技术开发的需要,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整个团队的能力提升和研发试错,所以最后这点钱,很快就耗光了,自己还欠下了几十万的债。 这个时候,因为情怀,因为想让员工快速成长,花了很多精力,培训员工。而员工也因为被激发的梦想,不踏实做眼前的工作,拼命学习一些高新技术,立志要做一个伟大的网站……最后,终于把自己给玩死了,这是第二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而这两个阶段,每一次,其实我都被自己的情怀感动,并把自己给玩死了。 3 在后来,我给很多企业做过管理顾问,发现凡是能够脚踏实地完善营销From EMKT.com.cn和管理的老板,在我们的顾问指导之下,都能实现年度业绩大幅度增长,凡是讲着情怀好高骛远的企业,最后都把自己玩死了。 当然,我们又发现有很多老板,把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发现瓶颈难以突破之后,开始用情怀在感动别人,并把别人给玩死,这种也很多。比如我曾经给他们企业高管团队培训过的一家湖南省著名企业,整个公司从高管到团队都在研修《弟子规》,请了大师一年花上百万定期辅导,讲的都是情怀、是家人、是感恩,可是前不久的新闻,这家公司的大老板跑路了,这是真正的情怀吗? 所以有些企业老板把情怀当作一种手段,总是用情怀,感动别人、忽悠别人,自己却行着苟且。” 我不姓“邪”:那做企业,到底要不要讲点情怀? 胡说N道:这个嘛,当然,也许,或者……不如我跟你先说说,谈情怀的2种死法? 二、那么,难道做人做事就不需要情怀了吗? 《大学》第一章第一句话就说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讲的情怀,在某种意义上讲的可能就是我们内心中追求的“至善”,可是这应该是我们要去努力实现的第三个目标。 1 要追求至善实现情怀,首先呢,第一个要完成的目标是:明明德。 我的理解就是先回到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到底有没有掌握必备的技能和本事,否则,它支撑不起我们的梦想——情怀永远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这是谈情怀的第一种死法。 2 追求至善,要完成的第二个目标是:亲民。 我的理解是,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现有能力下就要实现能够帮助他人,并被他人认可的目标——这样才能先解决生存的问题。 所以大学之道的第二句说的是——知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有时候我们的情怀太遥远,而眼前要生存和发展,一味追求至善的情怀,却达不到,所以,最后把资源耗尽,一个公司就这样完蛋了,其实很多企业都是这样。 这是谈情怀的第二种死法。 李嘉诚:做企业,“知止”两个字很重要。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